一般來說,一家傳媒組織的運營哲學應保持相對穩定,但應對其經營宗旨進行定期分析,以決定它是否需要改變。因為隨著技術變革、市場競爭形式、國家政策、經濟形勢的好壞、資源的供給和消耗以及社會大眾需求形態的變化等等,都會導致傳媒組織運營宗旨的改變。例如,《紐約時報》一直堅持以刊登值得報道的新聞為使命,但20世紀80年代以後,報紙大量增加了體育、娛樂、藝術、與讀者生活密切相關的信息等內容;20世紀90年代以後,報紙更加力求增加親切感以向平民化靠近。
傳媒組織運營宗旨的確定,應以受眾需求為基礎,因為受眾是傳媒組織的生存基礎。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在其名著《管理:任務、責任和實踐》一書中認為,企業的經營宗旨是來源於社會、服務於社會的,因為企業是社會構成的重要細胞,其經營宗旨隻有一個定義,就是如何創造顧客。因此,要確定一家傳媒組織的經營宗旨,就得回答兩個方麵的問題:第一我們現在是什麼,即分析現在已經擁有的受眾;第二我們將來應該是什麼,即要分析和確定潛在的受眾。
4.1.2如何進行使命表述
對於傳媒組織而言,通過厘清自身的使命構想,可以起到如下作用:一是明確組織的發展方向,準確地表明組織的整體定位,從而吸引全體員工共同投入這一事業領域。例如,員工們尤其是編輯部人員對《南方周末》有著強烈的歸屬感,因為1984年《南方周末》創辦以來一直堅持著自己的組織使命——做溝通知識分子和大眾的橋梁,對讀者進行科學與民主的啟蒙。
二是使命認同可以幫助傳媒組織協調分歧,增強內部凝聚力。例如,《洛杉磯時報》“出賣新聞”的醜聞曝光以後,許多優秀采編人員紛紛離開了報社。
當該報重新舉起“編輯公正”的大旗,《紐約時報》原全國版編輯、1988年普利策調查新聞獎獲得者——迪安班奎特雖然已進入《紐約時報》最高決策層,但在《洛杉磯時報》的不斷遊說下,終於加盟該報,這不僅削弱了對手,更極大地鼓舞了《洛杉磯時報》的士氣。報社不斷從其他報紙挖來優秀的采編人員,並重新建立起一個朝氣蓬勃的新團隊。三是明確組織的長期發展趨向,以便突出業務主體,加強核心能力的開發。紐約時報公司即以《紐約時報》為核心發展而來。
具體而言,傳媒組織的使命表述應包含著幾方麵內容。
第一,體現傳媒組織的特色。說明傳媒組織目前是哪一類的組織,希望成為怎樣的組織,以及不同於其他傳媒組織的特征是什麼。例如,BBC的創辦人秉信BBC應該肩負著像英國皇家藝術院這樣機構的崇高使命——教育和引導觀眾,而不是把廣播當成製造轟動效應的工具。1896年當奧克斯購買《紐約時報》後,與當時盛行的黃色煽情新聞相左,他決定辦一份沒有聳人聽聞的標題、不登載色情漫畫的嚴肅報紙,《紐約時報》應堅持“無畏無懼,不偏不倚,無分黨派、地域或任何特殊利益”的使命。而默多克購買了《太陽報》後,立刻把《太陽報》改造成為“娛樂大眾”的報紙,為此報紙獨創了頗有視覺衝擊的“三版女郎”版麵。
第二,考慮競爭環境與媒體實力。戰略使命的表述同樣應體現著“差異化”原則,與眾多的競爭者區分開來,並要與傳媒組織的實力聯係起來考慮。例如,《南方周末》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對其使命這樣表述:“彰顯愛心,維護正義,堅守良知”,形成了“反映社會,服務改革,貼近生活,激濁揚清”的獨特風格,贏得眾多讀者,從而一紙風行,獨步中國報業市場,成為立足廣東覆蓋全國的大型綜合性周報。
第三,反映決策者的個性。決策者尤其是媒體創辦人的信仰和態度將決定傳媒組織的使命構想。例如,雖然同為在英語世界享有巨大影響力的報紙——《紐約時報》(美國)和《太陽報》(英國),二者的使命卻有著截然不同。《紐約時報》使命奠基人——阿道夫奧克斯認為報紙應堅持新聞理念,盈利反在其次。而《太陽報》的擁有者默多克則把報紙看做企業,它的核心目標是追求利潤。
第四,考慮發展的長遠性。整合媒體存在與發展的核心理念,提升傳媒組織內部員工的存在意義,從而使傳媒組織獲得長期持續發展的動力。有統計資料表明,能夠保持報紙的名字80年不變的報紙王朝,遠東一個都沒有,美國分別是《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洛杉磯時報》三家報紙。而這三家報紙都是以編輯公正、追求真實新聞為使命的嚴肅類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