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茵以為易成是想要扶持跟自己關係更好的歌手,可易成的回答又讓她心中錯愕。

易成目光直視虞茵,態度親切,略帶琥珀色的眼睛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虞小姐才是創作者,一切還是以您的想法為主。您需要什麼樣的歌手,我就在公司為您尋找什麼樣的歌手。”

如果,他想讓某位歌手走後台得到和虞茵合作的機會,那此時就應該告訴虞茵,我們公司有這麼個人,他很不錯,各方麵都好,比景向笛這裏強那裏強,您給他寫歌吧,咱們換個合作歌手。

可是他沒有。

而景向笛雖然有點緊張,但他的表現也沒有差到連自家老板都不忍心讓虞茵跟他合作。

難道,易成不是要扶持別人,隻是單純地不願意虞茵給景向笛寫歌?

他在針對景向笛?

有疑問之後,先考慮是不是,再考慮為什麼。

虞茵再次試探,她略作思考狀:“嗯……我覺得景向笛歌手的先天條件還是很不錯的,唱功也過關,可能今天隻是有點緊張,沒關係,這不成問題。”

說完,她還露出了一個善解人意的笑容。

易成聽她這麼說,也笑了:“哦,那就好,看來小景真的是走大運了。”

他的表情自然,看不出情緒。易成緩緩坐直了身體,繼續聽歌,好像剛剛真的隻是為了合作的完美度而提出了一個小小的建議。

屈藍坐得離易成比較遠,全程隻聽到了最後兩句對話,微微皺了一下眉,沒說什麼。

虞茵衝她笑了一下,表示無事。

沒過多久,景向笛唱完了,走過來迎接“宣判”。

虞茵笑著誇獎他:“你的音色和聲線都很寶貴,唱功也不錯。最重要的是,你對自己的優勢很了解,今天選擇了一首非常適合自己發揮的歌。”

“有天賦,有唱功,有意識,很符合我對合作對象的要求。同時我也相信,哪怕沒有我,你在行業內的未來也一定是光明的。”

最後一句話是虞茵故意加上的,雖然易成是個善於隱藏情緒老狐狸,但明顯景向笛不是啊。

他的情緒都寫在臉上了,憂鬱、緊張、忐忑,有眼睛的人都能捕捉到。

果然,他聽到虞茵最後一句話,本來一直激動注視著虞茵的目光迅速掃向了易成。

這一眼很快,但一直關注著他神情的虞茵還是捕捉到了。

這是一種下意識的反應。

好比聽到同桌問“我的筆呢”,你就會下意識地撇向對方的桌子,其實你也未必在乎,你也未必會幫他找,但那一瞬間你被吸引了注意力,腦中迅速將“筆”和“桌子”聯係起來,並做出了反應。

說明景向笛心中,自己的“光明未來”是和易成緊密聯係的。

這也不奇怪,一個員工,被有分量的人誇“未來光明”,高興之餘,當然可能下意識地看向一直栽培自己的老板:您聽到了,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待。

問題就是,景向笛的反應根本不是這種感覺。

他的目光碰到易成後迅速收回,仿佛避之不及,再加上之前一路走來時他的表現,虞茵察覺到了他對易成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