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此身行作稽山土(2 / 2)

這一支隊伍抵達蘇州用了整整十,一進蘇州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熱烈歡迎。蘇州的百姓早就張燈結彩,連連派了七八支隊伍去迎接,一進城便如同過年一般,陳惇敢胡宗憲的勝利之師都不曾受到這樣的歡迎。

黃土墊道,淨水潑街,香花醴酒,彩緞飄飄——歡呼的聲音連蘇州最犄角旮旯的地方都能聽得清清楚楚,可見整個城市已經成了歡樂的海洋了。

金井橋的宅院已經變成了解元府邸,前麵是狀元牌坊,後麵是解元府邸,而這狀元還就是解元的先祖,一條街的風水已經傳得神乎其神,房價已經漲到了寸土寸金的地步。

陳惇跨在馬上,有才得意地指揮著紹興的男丁們扛著綿延十裏的聘禮,會同花枝招展的媒婆,吹吹打打,一路跨馬遊街,在整個蘇州城誇耀了一番後,才浩浩蕩蕩直奔陸家而去。

一路上蘇州的百姓傾巢出動,那叫一個載歌載舞,有好事者清點聘禮,數了一圈之後倒把自己數糊塗了,就吹噓道:“我看清楚了,足足八百八十八抬,真吉利!”一路上看熱鬧的那叫一個海了去了,比如蘇州的百歲老人回憶起時候:“……老頭子我當年隻有十六歲,親眼看著狀元吳寬打馬而過,八十三年之後,居然還能看到吳寬的子孫也高中,真是盛事難得啊!”

還有歆羨的人們,孩子們瞅著那一抬抬的聘禮,追趕著馬車,討要糖果點心,卻被爹娘拉了回來,指著轎子道:“隻有好生讀書,將來也有這麼一!”

孩童們好奇地看著眼前的一切,心中也生出了點點萌芽來,至於將來又有幾人秀才,幾人進士,那都是很久很久以後的事情了。

而此時,所有的榮光都屬於陳惇。

當定親隊伍行到一條必經之路時,便被早已守候的軍士攔住了。陳惇已經看到了為首的人,不由得更添歡喜。

成遠一揮手,身後的百餘名軍士便操戈而舞,金戈鐵馬,讓陳惇不由得想起了淞滬之戰中,一起並肩而戰的一幕幕。

“……僉都禦史、江南總督胡宗憲特添二百抬大禮,”原來還不止成遠賀喜,所有和陳惇共事過的軍中悍將們紛紛送上了禮物:“總兵盧鏜、副總兵俞大猷、湯克寬,寧紹台參將戚繼光、參將譚綸,還有開陽先生,共添大禮六百抬!”

浩浩蕩蕩的隊伍又多了百餘名軍士助威,一路更是風光煊赫,然而沒走多久,就又被人攔下了。

隻見吏張望帶著身後若幹名官府的衙役,向陳惇拱手道喜:“今日大喜不勝,太守特命我等前來慶賀,共襄盛舉!”

王廷大手一揮,在蘇州給陳惇建了個牌樓,那正兒八經的江蘇一省的解元反而沒有。歸有光又特贈古籍二百卷,遙遙掛在隊伍的尾巴上。

隊伍前行不久,又被上百名士子攔住,學長王篆帶著學子們道賀道:“佳期吉日信有緣,我等同窗今日特來賀新郎,但願千秋歲裏,結取萬年歡會!”

這一幫學生拉開嗓門,居然唱了兩首歌曲,左邊唱著“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隻君子,福履綏之……樂隻君子,福履成之”,右邊唱著“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聽得眾人一陣心曠神怡。

然而歌是唱完了,學子們卻攔著隊伍不讓過,把陳惇拉下馬來,原來陳惇也有指定曲目要唱。陳惇無奈地接過了歌詞,一看這熟悉的字體就道:“好個徐文長,走的時候不送行,原來在這裏等著呢!”

再看歌詞,更是讓他鬧了個大紅臉,倒不是什麼哥哥妹妹入洞房這樣粗俗的歌詞,其實這詞也是出自《詩經》,但其中的意思更明顯,因為這首歌名叫《螽斯》。

螽斯就是蟈蟈,一隻雌蟈蟈一生能繁殖六七十粒卵,孵化的若蟲極多,年生兩代或三代,真可謂是宜子的動物。螽斯這首歌就是在以螽斯喻子孫,螽斯張開翅膀,聚集起來鳴叫飛翔。你的子孫多又多,家族正興旺。

“快唱,快唱啊!”眾學子促狹起來,推著陳惇讓他唱。

“謔,”陳惇咳咳了兩聲,還真豁出去了,扯著嗓子高歌道:“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人群又歡聲震地,大家抬起陳惇,浩浩蕩蕩地趕往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