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陳惇還觀察到大殿兩旁並不是空蕩蕩的,而是設有牆壁,這就是防火牆,這是嘉靖帝下令修建的,要說嘉靖帝被人私下稱作火德星君是有原因的,因為嘉靖年間是皇宮火災最多的時候,失火十餘次,燒毀宮殿三十餘幢。後來有一次燒到大內東偏,這地方供皇子皇孫居住的地方。後來宰相張孚敬於是奉旨對皇宮防火狀況進行了一翻改造。許多殿宇上加了封火簷,開辟了防火道,修築了防火牆。
陳惇饒有興致地東看西看著,白石欄子,雕龍大柱,不是坑坑窪窪而是修建地十分平整的地磚,他對這裏是既熟悉又陌生,想當初自己在現代社會的時候,可沒少來這裏公費旅遊。不過在他身後的貢士們就沒有他這麼輕鬆了,還是第一次真正領會了皇宮的天家威嚴,有一首詩說得好,“山河千裏國,城闕九重門。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這些平日裏仗著才華心高氣傲的考生們,一個個都都漸漸悄然無聲起來,心髒突突亂跳,戰戰兢兢,隻覺得大理石台階上雕刻的龍螭威嚴無比,是嚇得人膽戰心驚。
皇極殿前的廣場兩邊,還有特地迎候考生的樂隊教坊,一見到考生進來了,立刻鼓瑟吹笙起來,陳惇也不知道他們唱的是什麼,反正不是鹿鳴就是了,聽聞太祖和成祖都有編寫樂曲給自己歌功頌德的愛好,估計唱的就是這些曲子差不離。
以前的考試就在這廣場上答卷子。後來覺得在廣場考試實在不夠莊重,而且還有個風吹雨打之類的,卷子就沒法看了,就轉去了了建極殿。當然據說成化年間還發生了一次怪事,一個考生的卷子被大風卷上了天,居然漂洋過海來到了朝鮮國王的案前。
這不知道是家的附會還是玩笑的故事,反正在建極殿考試遂為成例。建極殿內陳列二十列十五行的小桌子,桌子後麵沒有凳子,都是繡花錦墩。桌子上放著小香爐和文房四寶。
殿試肯定是不用搜檢了,因為眾目睽睽,從皇帝到大臣再到太監那麼多雙眼睛看著呢,就不信還能作弊的。按照名字,考生們各自找到了自己的桌子,靜心屏息地坐等皇帝和眾考官的到來。
沒想到禮部的官員笑了一下,道:“先用早飯。”
還沒有做官家人呢,就有了這福利待遇,讓考生們感覺暖烘烘的,雖然大家來的時候就已經用過了早飯,但看這太監們送上來的幾樣點心和湯水,大家或多或少還是小口吃了起來。
禦廚的手藝不是蓋的,攢餡饅頭、海清卷子和奶皮燒餅很合陳惇的胃口,但點心這東西吃多了難以下咽,一碗湯水就很有必要了,但考生們都不太敢喝,害怕等會憋尿。
隻有陳惇是個例外,大概是這湯的味道確實不錯,陳惇大口喝了起來,卻沒想到在碗底看到了兩個圓溜溜的雞蛋,他再扭頭看別人的,發現這兩個雞蛋的確隻有他有。
咱上麵有人就是好啊,陳惇美滋滋道,看了一眼簾內一眾忙碌的宦官中,有一個熟悉的胖墩墩的身影在壓低聲音指揮著,估計也就是他的美意了。
但問題是,不給筷子怎麼吃啊!
陳惇怨念起來,不過他眼珠子一轉,就樂嗬嗬地抄起毛筆來,悄悄伸進碗裏一戳,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塞進了嘴裏,讓簾後偷偷注視他的一票人差點沒憋住笑。
不一會兒主考官徐階和翰林院的副主考也到了,陳惇是見過徐階的,在西苑伺候皇帝的時候。徐階是一個個子不高,麵容白皙的人,雙目煥然有神采,行動也很敏捷,容止風度俱佳。他現在正在用一種近乎於慈惠的目光看著每一個考生,當然幾乎每個考生也都用熱絡孺慕的目光回看,因為考生和座師之間的關係,甚至要比父子還親。
不一會兒就聽到殿前又開始奏樂了,伴隨著洪鍾大呂的音色,大明九州十方、兆億子民之主——嘉靖皇帝,就出現在了大殿之中。
“臣等叩見陛下。”大殿內的考官們都紛紛向嘉靖帝行禮。
而陳惇是考生中領班的那一個,由他率領三百貢士向皇帝行禮,他順口就道:“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說出來隻聽得殿中一靜,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聽身後的眾考生也跟著他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看來也沒有出什麼問題嘛,陳惇心道。
其實他卻忘了,萬歲萬萬歲這個並不是用於麵見皇帝,跟清朝那個溜須拍馬山呼萬歲的情況不同,明代大朝儀才呼萬歲,傳製之後讚跪唱“山呼”,此時百官起手高呼“萬歲”,再唱“山呼”,百官再呼“萬歲”,唱“再山呼”,百官齊聲高呼“萬萬歲”。
也就是說,隻有大朝會的時候,大家才在禮讚的引導下呼萬歲,可沒想到陳惇說完之後,殿上大小官員甚至殿外的樂隊教坊司也跟著山呼萬歲起來,這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彙總,倒把陳惇這個帶頭人給嚇了一跳。
他再偷摸摸往後一看,隻見不止考生情緒激動,連幾個大學士、翰林院學士都忍不住淚流滿麵。因為他們麵見皇帝的次數太少了,地震之後大家目睹天顏、聆聽聖訓算是一次,今年的殿試又能見一次皇帝,而以前整整六屆的殿試,皇帝都沒有親臨考試現場,空蕩蕩的大殿中隻象征性地拜訪一個龍椅讓考生參拜罷了。
而今年的丙辰殿試,卻又與眾不同,皇帝居然駕臨主考了,這讓許多大臣都外激動,心說陛下啊,我們分開真是太久了,好想再回到從前,難道今年這一次地震,終於把您給震醒了嗎?
看到陳惇無心引發這一幕,嘉靖帝隻感覺兩腋自生清風,一個字形容,爽。
這天下還是朕的天下,這子民還是朕的子民,即使朕多年不上朝又怎麼樣,嘉靖帝心中得意,開金口、啟玉音道:“爾等來自東西南北,不同人家,可寒窗十載,所學別無二致,而要光宗耀祖、實現抱負,便要如同萬千鯉魚躍龍門一般,經過層層考試,來到朕的身邊!過了這殿試,你們就是天子門生!”
所謂“寒窗十年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又所謂“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參與政治,實現抱負的唯一途徑便是科舉考試,而他們已經拿到了入場券,此時已經有考生忍不住涕泗橫流了,他們不是在為嘉靖帝所描述的美好未來而激動,而是在緬懷和祭奠那段漫長而又不堪回首的讀書生涯。
唯有陳惇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畢竟一路考下來,出了初次府試,其他都很順利,沒受過什麼非人的磋磨,自然感受不到士子們的苦楚,甚至還有閑心抬起頭偷看禦座上的皇帝,當然皇帝連個眼風都沒給他,麵無表情仿佛不認識他似的。
不認識就不認識唄,裝得跟大尾巴狼一樣,陳惇摸了摸鼻子,怒道。
皇帝大概是很久沒有這麼酣暢淋漓地發表講話了,他大概就是陳惇上輩子見過的那種“我再講兩個字,我還有最後一句”的領導,翻來覆去口沫橫飛,小半個時辰就過去了。
百官心中忽然有一種看來取消早朝也不錯的想法,而站功他們許久不練了,功力大減,不一會兒就覺得腿腳發麻。就在監考官盯著漏鬥覺得自己應該冒著生命危險打斷皇帝發言的時候,嘉靖帝自己擦了擦口水,意猶未盡地結束了訓話。
眾人不約而同的鬆了口氣,嘉靖帝拿起裁刀,將黃紙彌封的試卷打開,此時禮部的官員發放了答題紙之後便道:“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殿試,現在開始!”
嘉靖帝將考題授予身邊的大學士李本,李本將試題高高舉起來,長聲道:“頒題了!”
所有考生聞言一震,都豎起耳朵聽起了題目,隻聽李本一字一頓道:“本次殿試,考時務一題,限一千字,午時必須交卷。天子策問時務一道:水旱、地震,百姓奚恃?”
這道題目一出,大大超出了貢生們的想象範圍,考場上立刻鴉雀無聲。
陳惇聽到這題目也一震,因為嘉靖帝的題目是說,碰到水旱和地震,百姓有什麼憑恃呢?也就是在問,百姓依靠什麼,度過難關呢?
那還能依靠什麼,自古災荒,百姓不都等著官府的救濟嗎?蠲免賦稅、以工代賑,這都是官府的辦法,那回答的題目無非就是“恃國家有救濟之策”,“恃官府有應急之能”諸如此類的。
不過考生中也有另辟蹊徑的,比如“恃百姓有自強之心”,就是說在天災麵前,救人不如自救,要依靠自己自強不息,這也是奪人眼目的寫法。
陳惇盯著卷子凝神思索,那答題紙用極為名貴的花椒紙裱成,每頁長十二寸,寬四寸。上有豎直的紅線,確保考生的卷麵格式。
他盯著這紅線出神了好一會兒,心中有如波浪翻滾了好一會兒,才算理清了嘉靖帝的心思。
陳惇早就知道,會試和殿試和其他考試是一樣的,想要拿到好名次,就必須揣摩主考官的意思,隻不過從縣試的主考官不過是縣令,而殿試的主考官則是皇帝罷了。
陳惇那一篇會試的策問,就是符合了京察用人選人的聖意,所以說到了嘉靖帝的心裏,超擢他為會試第一,而這一次也不例外,他如果想要獨占鼇頭,拿到一個前無古人的六元,就必須更加仔細地揣摩帝意,如果皇帝看後很滿意,狀元的頭銜就會十拿九穩地到手。因為皇帝不可能放著一個五元而不給他最後的圓滿,這狀元的人選完全就是皇帝欽定。
倒也不能說陳惇是個奸佞小人,因為大家為了中舉,提前打聽主考官人選以投其所好這是心照不宣的事情,大家都這麼做,也就不以為恥。
而曆史上有不少揣測帝意的名場麵,比如說,南宋辛貢士黃由,就是摸準了宋孝宗想要北伐雪恥卻又慘遭失敗後的抑鬱之心,便以‘天下未嚐有難成之事,人主不可無堅忍之心’為論點,勸皇帝振作,頓時把宋孝宗激動壞了,立刻點他為狀元。
再比如本朝建文二年廷試,那時候朝廷正在和燕王朱棣打仗,貢士胡廣就如何防燕寫了一篇策問,而其中有一句‘親籓陸梁,人心搖動’得了建文帝的歡喜,親自將他擢為第一,還賜名胡靖。
由此可見寫出一篇迎合上意的文章才是取勝之道,但問題就在於,能夠摸準皇帝心思的人,並不多。尤其是麵對這一位既太祖、太宗之後最為強勢、最為聰明的帝王嘉靖帝,多少人因為摸不準他的心思,或者是揣摩錯了他的心思,落得個家破人亡的下場?連宦海沉浮的大臣們都不能確保自己是否能領悟到皇帝的心思,何況這些毛手毛腳的貢士們?
陳惇在短暫地侍奉西苑的時間裏,早就發現了一件事,那就是沒有人能真正走進嘉靖帝的心裏,了解這位神秘莫測的帝王。因為這位帝王的心思是如此的善變,就如同五月的雷雨天。尤其讓陳惇記憶深刻的就是若幹年前的曾銑複套一事,嘉靖帝將自己身上的多疑和殘忍發揮到了極致。
明明早上還在支持複套,下午就能全數收回,甚至盡數推翻自己的詔令。嘉靖帝不在乎朝令夕改,陳惇卻害怕自己重蹈曾銑的覆轍。因為就在昨天,他得到了一個消息,嘉靖帝忽然罷免了京察之中擔任李默副手的吏部左侍郎,這名侍郎被錦衣衛查出曾經收受外官賄賂,嘉靖帝因此罵道‘用碩鼠去查碩鼠’,便將這人落職為民,趕回老家去了。
雖然看上去是不稱職的緣故,但實際上這是個信號,嘉靖帝又改變了拿嚴黨背鍋的想法,似乎要放嚴黨一條生路。這讓陳惇大為後怕,他不知道這當中發生了什麼使得嘉靖帝改變了心意,但他知道如果他的策問晚一點呈上去的話,就根本不能迎合上意,反而會與嘉靖帝的想法相左。
那麼現在的嘉靖帝,又是什麼想法呢?
水旱、地震何所恃?
首先,說水旱依靠官府救濟的,不能說錯,但完全不符合嘉靖帝出題的意思,既然依靠官府,那有皇帝什麼事呢?
皇帝在其中一定要發揮作用的,陳惇心道,但他媽的皇帝發揮了個什麼作用?地震之後,百官請求皇帝罪己、求言、修省,嘉靖帝沒有一個照做的,甚至連蠲免賦稅、以工代賑、召集太醫去震區防疫也都是內閣發出的命令。
陳惇想到這裏,真是寸步難進,愁地幾乎要把頭發揪掉,恨不得交份白卷回去,大不了過三年再考。
那禦座之上的嘉靖帝看到他這副模樣,便從鼻子裏重重哼了一聲,嚇得考生們差一點就將卷麵汙了。
那身邊伺候的黃錦也心中著急起來,其他考生差不多都動筆了,寫得快的差不多都寫了二百多字出來了,怎麼隻有這小子連一個字都憋不出來,這題目有這麼難嗎?
黃錦心裏阿彌陀佛了一聲,暗道陳惇也不是個腹內草包的人,難道是一時激動,魔怔了?
嘉靖帝的想法就很簡單了,他覺得這小子就是個扶不起來的家夥,就是給了他天大的造化,也沒有福氣領受,你看看這小子冥思苦想的樣子,仿佛蹲坑似的,憋了一個時辰了,還沒憋出來!
被嘉靖帝又恨又怒的目光牢牢鎖住的陳惇渾然未覺,咬牙尋思了將近兩個時辰,突然靈光一閃,還真叫他想明白了皇帝的心思,而且還找到了一條萬全之策,當下舒展眉頭,文思泉湧,提筆不輟,一揮而就起來,隻見沙漏僅剩下不到一個時辰,而陳惇根本來不及打草稿了,便在試卷上揮灑起來。
徐階在一旁看到了,心中倒是搖搖頭,隻覺得這種作文,一般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構思不出什麼精彩論點來,他倒是有點可惜,覺得今次的五元也止步於五元了,六元大概永遠隻是個傳說。
陳惇倒是要感謝他的老師王夫子,因為這時候平日裏下的苦功夫便顯出來了,當初被王夫子摁著頭抄寫萬字,陳惇練出了心手合一的本事,不僅手速快,而且筆下的字跡更是流暢娟秀,那一個個充滿活力和靈性的小楷從他的從筆尖露下來,恰好在沙漏罄盡之時,陳惇完成了他一千字的文章。
等主考宣布時間截止的時候,還有幾個考生仍在奮筆疾書著,卻被收卷官們直接上手搶走了卷子,眼見這卷子一定是排不上個好名次了,不由得留下了兩行寬麵條淚。
嘉靖帝眼見卷子都收了上來,他當然不會當場就改,於是在眾人的一片山呼萬歲中,坐上輦被太監們抬著回西苑去了。
嘉靖帝是不願意留在大內一步的,他覺得大內充滿了冤魂,充滿了厲氣。自從二十一年壬寅宮變之後,他就對大內充滿了恐懼和抵觸。在百神護佑的奉天殿都能見鬼,他還對當時侍奉在身邊的徐階說:“壬寅大變,內有枉者為厲!”
那時的徐階表現出了難得一見的強硬和剛氣,他大聲回道:“彼生而貴近,段受枉,能無為厲!”
她們就是受了冤枉,也絕變不成厲鬼作祟!
一言而寬心,不外乎如是。但是嘉靖還是住得不安心,從此以後他是極少再踏入大內的。
八個讀卷大臣也離開了,他們比考生還累,因為考生最起碼還坐著,這些人是生站了三個時辰,體力不支,說是要回部院去處理政務,其實都熬不住了。考生們這才同時出了一口長氣,身子鬆弛下去。有的輕鬆,有的激動,有的懊喪,看來這題目的確是讓大家都犯了難。
“四月朔日,即是傳臚大典,”禮部官員道:“到時候還是我來引候。”
眾人謝過他,一邊走出殿外,一邊談論著考題和思路,說到最後不知道被誰歪了題,道:“……你們仔細看了皇上的模樣了嗎?”
吳兌就道:“難道你沒看?”
這位貢士懊悔道:“天家如此威嚴,方才我隻看到一圈明黃色的光,就再也沒敢看了,連萬歲長什麼樣子也沒看清,回去被人問起來,可怎麼回答啊?”
陳惇就道:“這還不簡單,就說陛下的相貌,那叫一個龍行虎步,日角插天,姿貌雄傑,奇骨貫頂。眉有八彩,胡長七尺,胸有三乳,臂有四肘……”
他話還沒說完,吳兌忍俊不禁道:“胡長七尺,是掃帚吧?”
眾人都哈哈笑了起來,鄒應龍也道:“還胸有三乳,你扒開衣服看了?”
眾人走出宮門,隻感覺這藍天高闊,心情舒爽。不論好歹,總算是徹底徹底徹徹底底考完了,無論最後結果如何,都是件值得慶祝的好事,畢竟他們比起天下千千萬萬的讀書人,已經很幸運了。
如今天色已晚,人又疲累,大家相約改日一同喝酒慶祝,便各自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