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第11章 會做不如會說
——江湖中如何運用語言技巧
很多職場人都會發出這樣的慨歎:“我又不是沒能力。我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像老黃牛一樣幹的多,要求的少,可卻從來得不到領導器重,升職加薪的總是那些耍嘴皮子的人!”
江湖閱曆61:幹得漂亮,也要說得漂亮
張麗和劉雲經過層層考核,終於留在了一家著名的廣告公司。上班的第一天,公司老總將他倆叫到辦公室:給你們分配的任務很簡單,就我市的房地產情況做一份詳細的市場調研報告。等下策劃總監將告訴你們具體的內容,兩個月後你們上交做好的報告,我們將根據調研報告的質量留下你們其中的一個。”
老總說完之後,劉雲點頭說“好的”,張麗則激情洋溢地大聲說道:“我們立即就開始著手這項工作。”
兩個月時間很快過去,轉眼便到了交報告的時間。在報告交上去三天之後,張麗和劉雲又被叫到了辦公室。兩個人在回答完老總就報告提出的問題之後,老總便對他們最近的工作做出以下總結:“我們的人事真的是獨具慧眼,挑選的人才果然是相當優秀。你們倆的調查報告,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內容全麵,觀點獨到,真的是難分伯仲,看得出來,你們都花了很大的心血在裏麵。特別是張麗,每隔兩周都發郵件向我彙報調查報告的進行過程和進度情況,還就本市居民住房傾向和住房期待在網上做了問卷調查,你的態度真的是相當端正,而且做法也很專業細致……”
老總接下來的話語,都是對張麗的態度進行讚揚和就調查報告的其他一些細節進行的探討。劉雲被晾在一邊,心裏很不是滋味。其實,他做的工作,並不比張麗少。問卷他也做過,還在烈日炎炎之下散發給過路的市民,他甚至還為了得到翔實而準確的數據,三番五次的跑統計局,用關係、用誠意打動那裏的工作人員,從而獲得他需要的數據。他的這些努力,都可以從那份絕對翔實和全麵的調研報告中反映出來,隻不過他沒有一板一眼地告訴老總而已。
不出所料,老總笑著告訴張麗:“你被留下了。”然後轉向劉雲,不無遺憾地說道:“你是個很優秀的人,但好像不太適應我們公司的要求,希望你再接再厲,早日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劉雲慘然一笑,離開了這裏。
這樣的故事,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變換著形式,變換著角度在不同的人們身上不斷地演繹著。很多職場人都會發出這樣的慨歎:“我又不是沒能力。我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像老黃牛一樣幹得多,要求得少,可卻從來得不到領導器重,升職加薪的總是那些耍嘴皮子的人!”其實,把所有的原因都歸結到上司身上未必正確。每個人都喜歡結交勤勤懇懇踏實肯幹的人,做上司的,對這類人的喜愛,較普通人來說真的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但你也要想到,上司也是普通人,既沒有千裏眼和順風耳,也沒有讀心術,所以你做了什麼,怎麼做的,隻有明白無誤的讓他知道,他才會將踏實肯幹的品質放在你身上。就像《武林外傳》中的祝無雙,那麼多人因為她的勤勞熱情而喜歡上她,就與她總是掛在嘴邊的那句“放著我來”有很大的關係。
俗話說的好,會幹的不如會說的。你隻想憑著熟練的技巧和勤懇的工作來獲得上司的青睞,那真的是大錯特錯了。因為從那些毫無感情的報表和工作結果中,老板並不能看到你的態度,也不能發現你的不滿和期待,到最後,你就變成了上司眼中無欲無求的工作機器。可你也不能死乞白賴地站在上司眼前大訴自己的優點和努力,這樣的做法,說了還不如不說。真正有效果的傳達,其實在表態時便可以順道傳達給上司。
當上司交代工作時,“我立即去辦!”這種冷靜而迅速的回答,會讓上司快速在頭腦中對你產生這樣一個印象:這個人辦事果斷,講究效率,服從領導。而如果在麵對上司的命令時,你隻用一個“好”或是點頭作為應答的話,這隻能讓上司感到不快,並猜想你是不是對這樣的任務有什麼不滿情緒,從而影響你在他心目中的服從度。
江湖閱曆62:沒把握的話,不要亂說
求人辦事就有如一場博弈,隻有在事前做足了了解,才能在求人的過程中做到有理有據、得體大方。而這些,才是讓對方對你產生好感從而心甘情願地向你提供幫助的關鍵。那麼,我們應該了解些什麼才能有助於我們“會說話”呢?
環境的特征
小高想要借助老朋友大李的路子和他合做生意,可他將合作款打到大李賬戶上的第二天,大李就出車禍去世了。小高頓時陷入一個兩難境地:如果跟大李的夫人索款,大李這頭人一走茶就涼,這種做法也顯得自己太不近人情了;不和大李的妻子提及此事吧,自己這頭的局麵又難以應付。思前想後,小高終於想到個兩全其美的妙招。
小高幫著大李家人料理完喪事後,便勸說大李的遺孀要趕緊從消沉中振作起來,然後,便提出這樣一個建議:“真沒想到事情來得這麼突然,哎,我和大李的合作才剛剛開始呀,我們兄弟倆還謀劃著一起出人頭地呢!嫂子,你也別太傷心了,大李人雖然不在了,可他的事業不能停!這樣吧嫂子,反正大李公司的那些客戶你也都認識,你出麵將這筆生意繼續做下去吧!需要兄弟幫忙的話就盡管說,甭管是出錢還是出力,兄弟我肯定眼睛都不眨一下!”
小高的話表麵上跟催款並無任何瓜葛,他甚至還真誠的想要繼續投錢合作下去,可實際上,小高知道,大李的妻子已經沒有心思再將生意進行下去了。
果然,大李的妻子不僅沒有把小高的話和催款聯係起來,反而愧疚地安慰著小高:“哎,你大哥這次的事情出得太突然了,不僅是我們,連你也跟著他在生意中受到了影響。他的生意我現在也不想再進行下去了,你還是趕緊把錢拿走再去尋找合作夥伴吧!”
在求人之前,一定要先把環境情況考察清楚,在不同的場合就要說不同的話,這樣,才不會將自己置於尷尬的境地。
對方的身份特征
在求人辦事之前,最先要考慮的,便是你所求之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的年齡、職業、身份,甚至是與你的親疏關係等等,都應該列入求人前的考慮範疇。對這些方麵的了解,不僅關係到你與之交往時的形象和禮儀,而且如果你能將辦事人的這些特征融入到求人的話中,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般來說,所求之人如果是普通的陌生人,與其說話的時候,便可以輕鬆些,而且稱呼上隻要得體就好,比如大叔、老奶奶、阿姨、同誌等等,切不可為了區分得明晰便根據人家的職業或正在從事的事情來稱呼對方,比如“修鞋的”“攤煎餅的”“騎車的”等等,這樣不僅會顯得你不禮貌,而且這種帶有輕蔑色彩的稱呼還會讓對方感到厭惡。現在社會上流行的那種管陌生女孩一律叫美女、管陌生男孩一律叫帥哥;管中年婦女一律叫大姐、管中年男子一律叫大哥的做法,也不失為一種好的稱呼方式。
總之,就人的特征來說,隻要能根據遠近親疏和主次來把握與辦事人的關係,做到有禮得體並不困難。
對方的喜好特征
俗話說,出門觀天色,進門看臉色。這求人辦事,要想成功,便更要從對方的喜好臉色出發,然後把話說到對方的心坎裏。
想要抓住對方的喜好並不難,一般來說,為官者喜歡恭維,做學問者喜歡受到景仰,而為商者,那些潛在的或已收於眼底的現實利益,則是他們最喜歡的。盡管不同的個體又有各自的差異,但卻都可以從中找到共通點。
南朝宋文帝一次在天泉池釣魚,垂釣半日卻沒有任何收獲,心情便由此而變得煩躁和鬱悶起來。王景見狀,便走上前去安慰說:“魚不上鉤,其實與垂釣者有很大關係。這實在是因為垂釣者太清廉了,所以釣不到貪圖誘餌的魚!”一句話說得宋文帝龍顏大悅,拿著空杆起駕回宮。
江湖閱曆63:說話要留有餘地
每個人都需要求人辦事,有很多時候求人辦事是挺難的!不過有時事情重要,再難也不能退縮,所以就需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而在這兒語言有時是最重要的。其實,在求人的時候,對方再怎麼刻薄、再怎麼不通人情,他畢竟也是人,隻要你能將切入點找準,然後再靠著誓不罷休的堅韌精神,就算是塊頑石,也能給他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