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程本來答應鬼王來為翠雲申冤,不過是為了擺脫被她囚困的處境。
現在不僅被劉全喜叔侄的真情打動,更聯想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對官場的黑暗深惡痛絕,這都讓他的正義感突然爆棚。
所以他決定破釜沉舟,去抗一抗整個淮南的大小衙門!
為翠雲、為自己、更為天下的百姓,討回這個公道!
於是,他便對劉全喜朗聲說道:
“四叔,您也別急。俗話說事在人為,大家若肯聽我的主意,這官司咱們還有得打!”
劉全喜聽彭程這麼說,心中又燃起了希望,急忙說道:
“隻要能為我侄兒夫婦伸冤昭雪,我便是豁上這把老骨頭也在所不惜!萬裏,你有什麼主意趕緊說來聽聽!”
彭程一聽,說道:“要是四叔真的有此決心,那咱這官司就差不多就有了六成把握。”
然後,又向其它人說道:
“剩下的事,便需仰仗大家了。這一次,看咱們怎麼收拾這幫子貪官汙吏!”
隨後,他問燕七郎:
“燕兄,小弟想麻煩你將劉大人夫婦靈柩送回山東,不知燕兄是否願意?”
“七郎願往。”燕七郎對此案也是義憤填膺,當即慨然答應。
劉全喜和翠雲急忙謝了一番,並告訴燕七郎將靈柩送至山東即墨劉家村,找劉煜明五叔劉全順。
彭程又告訴燕七郎先將靈柩安放於祠堂內,先不急下葬,他可先留在那裏等這邊消息。
七郎點頭記下。
接著,彭程又笑著向大家問道:
“我呢,是從小地方來的,也不了解咱們大乾國這打官司的事兒,是哪裏說話最好使。你們誰能給我說說?”
翠雲因丈夫經常會提到官場之事,她自己又是知書達理,蘭心蕙質,便對大乾國司法機構的設置和職能非常熟悉,當下便給彭程介紹了起來:
乾國沿襲前朝製度,皇帝以下設大理寺、刑部、禦史台三大司法機構,也稱三司。
(1)大理寺。
大理寺以正卿和少卿為正副長官,行使中央司法審判權,審理中央百官與京師徒刑以上案件。
凡屬流徒案件的判決,須送刑部複核,死刑案件必須奏請皇帝批準。
同時大理寺對刑部移送的死刑與疑難案件具有重審權。
(2)刑部。
乾國刑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下設刑部、都官、比部和司門等四司。
刑部有權參與重大案件的審理,對中央、地方上報的案件具有複核權,並有權受理在押犯申訴案件。
(3)禦史台
禦史台以禦史大夫和禦史中丞為正副長官,下設台、殿、察三院,作為中央監察機構。
禦史台有權監督大理寺、刑部的審判工作,同時參與疑難案件的審判,並受理行政訴訟案件。
禦史台中分設台院、殿院、察院,統轄下屬的諸禦史。
台院是禦史台的基本組成部分,設侍禦史若幹人,執掌糾彈中央百官,參與大理寺的審判和審理皇帝交付的重大案件。
殿院,設殿中侍禦史若幹人,執掌糾察百官在宮殿中違反朝儀的失禮行為,並巡視京城及其他朝會、郊祀等,以維護皇帝的神聖尊嚴為其主要職責。
察院,設監察禦史若幹人,執掌糾察州縣地方官吏的違法行為。
當然,這些衙門的審理意見,最終還需靠當今皇上的一支禦筆才能裁決!
翠雲介紹完畢,又說道:“現在煜明和我的冤案,按律應當先去禦史台察院禦史那裏去告。”
彭程聽罷點了點頭,向劉全喜說道:
“四叔,現在咱這個案子,淮南省裏已經都給審定完了,要想把案子反過來,隻有找皇上簽字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