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 茶肆(1 / 3)

唐朝茶肆

唐朝封演,蓨(河北景縣)人,以貢舉官至史部郎中,兼禦史中丞。所著《封氏聞見錄》,語必征實,足資考證。此書卷六提到:“茶,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712-741)中,泰山靈岩寺有降魔師,大興神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引轉相仿效,遂成風俗。起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其茶自江淮而來,色額甚多。”

《封氏聞見錄》的這條記載,的確十分重要他不但說明了唐代飲茶的興起,流傳路線,更重要的是說明在許多城市已開設茶鋪,煎茶賣之。京城的茶,來自江、淮、品種,數量都很多。不論身份,均可“投錢取飲”,十分方便。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範文主編的《中國通史簡編》,於《唐朝經濟·鹽茶等稅》中,也首先引用了《封氏聞見錄》的這條記載。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大臣李訓,鄭沱,王涯等密謀殺盡專權宦官仇士良、魚誌私等。事泄,反為宦官所殺,這就是著名的“甘露之變”。據《舊唐書·王涯傳》,事發時,王涯正與同事會食,還沒下箸,忽有屬史來報:“有兵自閣門出,逢人便殺。”涯等蒼惶逃出,“至永昌裏茶肆,為禁兵所擒。”可見,當時在宮延、官署附近,即有茶肆。

宋初由李昉等編纂的《太平廣記》卷三百四十一有《韋浦》條唐朝有個叫韋浦的讀書,從壽州赴京候選,在中途旅館裏,遇到一個自稱叫歸元昶的人,願做他的傭人。行十餘裏,“憇於茶肆”,剛好有牛車數十也來休息,解轅放牛吃草。歸元昶暗中使牛生病,然後治之,獲得報酬,“乃買茶二斤,即進於浦。”最後,韋浦異清歸元昶是鬼所變。這個神話,原載《河東記》。神話內容,價值不大;但他說明:唐時旅次已有茶肆,不但可供很多旅客喝茶,同時出售茶葉,以供旅客途使用,或作禮品送人。

五代茶肆

說來也巧,我寫《唐代茶肆》,引用了《封氏聞見錄》;現等《五代茶肆》,要引用的是《邵氏聞見錄》。兩書僅第一字“封”、“邵”不同。

《邵氏聞見錄》的作者邵伯溫(1056—1134),字子文,河南洛陽人,是宋代著名理學家邵雍(字堯夫,諡康節)的兒子。邵雍雖隱居不仕,但與當時著名政治家、學者司馬光、呂公著、富弼等過從甚密,因而此書所記,較為可信,受到後世重視。

《邵氏聞見錄》卷七,以較多文字記述範質故事。範質,字文素,宗城人,五代後唐時進士。主考官和凝,頗受其文,對範質道:你的文章,應冠多士。因我自己是第十三名及第,就把你屈居十三名,“欲君傳老夫衣缽耳!”範質覺得這比第一名還光榮。

後漢乾佑三年(950),後周太祖郭威舉兵進攻後漢,京師大亂。範質隱於民間,“一日,坐封丘巷茶肆中。有人貌怪陋,前揖曰:‘相公無恙?’時暑中,公所執扇偶書‘大暑去酷史,清風來故人’詩二句。其人曰:‘世之酷史冤獄,何止是大暑也。公他日當深究此弊。’因攜其扇而去。”後來發現來茶肆和他談話的是一廟中土偶,扇子正在土偶手中。

又是一個神話故事。但據曆史記載,五代時刑法十分殘酷,盜竊絹三匹以上處死,犯強奸處死。特別是後漢,竊盜錢一文以上處死,犯人動則被抄家、滅族。周太祖郭威出身貧苦,讀過一些書,知道民間疾苦。他網羅人才,範質受到重用。範質“首建議律條繁廣,輕重無據,史得以因緣為奸。周祖特詔詳定,是為《刑統》。”

這條史料,不僅說明範質製訂《刑統》,功勞卓著,大大減輕了人民的痛苦。更加說明,五代進茶肆,是文人消閑談天的公開場所。五代短短五十四年,卻有五個王朝。變換之快,真同走馬燈一樣。見怪不怪,因而即便是在改朝換代的兵亂之中,茶肆還能照常營業,招徠顧客。

宋朝茶肆

宋陳師道(1053——1102),字履常、無已,號後山居士,徐州彭城(徐州)人,少時學文於“唐宗八大家”之一的曾鞏,為江西詩派代表詩人。著作中有一部《後山談叢》記載當時政治大事及文人逸事,頗有史料價值。此書卷五有《太祖以蜀宮畫圖賜茶肆》條:

五代十國時,後蜀的宮廷書畫家較多,作品也多。宋太祖趙匡胤打垮後蜀後,後蜀名貴書畫運至京都汴京。太祖看到書畫後,問其用途,侍從回答,係供人主掌玩。太祖道:“獨覽孰著使眾觀耶!”遂賜車華門外茶肆。

這條史料說明:開國之君,來自民間,懂得“獨樂樂不如眾樂”;但他的後裔徽宗趙佶,愛好書畫,愛好聲色的狗馬,比後蜀還厲害,結果成了北宋的亡國之君。

這條史料更說明:宋時京都茶肆,有的規模較大,懸掛名人書畫。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等書記載,汴京茶坊,多集中於禦街過州橋,朱雀門外街巷、潘樓東街巷等處。在長約十餘裏的馬行街上,“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飲食。”

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記述南宋京城臨安(杭州)的風俗、藝文、建置、物產、範圍廣泛,材料較為可靠。卷十六的《茶肆》條,分類敘述臨安的大小茶肆。高級的茶肆,“插四時花,掛名人畫,裝點店麵。”“列花架,安頓奇鬆異鬆等物於其上。裝飾店麵,敲打響盞歌賣。”“響盞”可能即“響”,是古代的一種樂器。說明高級的茶樓,不但裝飾花、盆景、懸掛名人字畫,還奏樂唱曲,招徠客人。“四時賣奇茶異湯,冬月添賣七寶擂茶、饊子、蔥茶,或賣鹽豉湯;暑月添賣雪泡梅花酒,或縮脾飲、暑藥之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