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獻給愛麗絲(1 / 1)

在哈爾濱夏末這場淅淅瀝瀝的夜雨中,我在聽一曲貝多芬的《獻給愛麗絲》。這場雨和以往這個時段的雨有何不同?這雨點是否敲打著同過去一樣的節拍?我無從知曉,我隻知道,雨和貝多芬的旋律很和合得來。

《獻給愛麗絲》中有一段很經典,曾經作過學校的上課鈴。當年幼的我們坐在課桌上匆忙抽出書本時,還誰也不知道這急促的鈴聲出自貝多芬的傑作。你我關心的不過是老師在鈴聲中漸漸走近的高跟鞋,響在大理石上清脆而冷硬。

我有過三個曾經很重要的同桌,他們在現實中對我而言已是漸行漸遠,無關緊要,我和他們就像是隔了一層籠著時間迷霧的玻璃,但在回憶中,他們卻是如此明媚。

再過一個月我就要去一個普通的高中上學,而此刻我沒有幻想將臨的新生活,我無法不深陷在記憶的泥潭裏,帶著中考之後深深的鬆懈和因豁然解脫而產生的虛脫無力,沉湎於過去。

窗外的雨淅淅瀝瀝,門前的樹在風雨中微微搖曳,對麵的人家四四方方的窗口盈滿了溫暖的橘黃燈光,在黑暗中就像是一隻孤獨的螢火蟲一樣,和很多年前的無數個夜晚一樣。

唯一不同的是我已成長,心思不同以往。現在的我能否和你一起再為桌子“分界線”問題爭吵不休?現在的我能否再和你一起偷偷在紙上下五子棋?我不敢知曉,生怕驚飛了心中那隻北歸的候鳥。

有多少次我想提筆寫下他,我期待我的文字能像嫣柔桃花般動人心弦,在紙上還原一個吊兒郎當的小小少年郎。但他給予我的太深厚,歲月的淺薄讓我無處落筆。隨著年齡的增長,每次回憶都越加模糊且不同。他的血肉在我眼中日益消減,隻剩下溫柔纖細的骨架。這樣我才終於能夠理解他,用哀而不傷的眼神,撫摸同桌的骨骸。

在哈爾濱夏末這場淅淅瀝瀝的夜雨中,我在聽一曲貝多芬的《獻給愛麗絲》。這場雨和以往這個時段的雨有何不同?這雨點是否敲打著同過去一樣的節拍?時光驚飛了塵埃,我從窗戶望去,看見過往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