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進取精神依舊(3 / 3)

“你稍等片刻,我這兒馬上就完。”他對站在門口的女士說道。

“你不用等,請進。我們已經結束了。”我接過書記話頭,邊說邊走出辦公室。

不久院長又把我叫到了他辦公室:“你上次打電話時我在外麵出差,沒有及時跟你溝通,抱歉。我們現在可以聊了,你有什麼想法說說看。”

“我有什麼想法,你作為見過世麵的大院長,恐怕不會不知道吧?現在不是我有什麼想法的問題,而是請你解釋一下不讓我工作的理由是什麼?”

“沒有不讓你工作呀,學校有十幾名處級領導不再擔任領導職務,退居二線或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一是正常調配,二是考慮到年齡和力不從心的情況,實際上對我們個人和學校都是件好事。”

“我不那麼認為,這一段時間師生們在用異樣的目光打量著我,並在背後指指點點,好像我犯了什麼錯誤,我都不敢抬著頭走在校園裏。”

“沒有那麼嚴重吧,那是你自己的敏感度太高了。你假如要繼續工作,我們會考慮適當的崗位。至於恢複處級職務,暫時不可能,但以後還可以參與競聘。”

“哼,我本身就是個正處級幹部,而且是個十幾年的處級,還競聘什麼?我吃飽了撐的。”

“那麼你的意思?”

“我的意思很明確,為什麼不明不白免我的職?我有什麼錯?麻煩你給我解釋一下。”

“老同誌,你把職務看得太重要了,你已經擔任了十幾年的處級職務了,工資級別也比其他同等人員高,現在退居二線或者做一些輕鬆的工作不好嗎?幹嗎那麼累啊?”

“不僅僅是職務,你們現在要大幅度提高院內津貼,卻讓我們靠邊站,你覺得合理嗎?”我直接挑明要害處。

“事業單位激勵機製改革,全國處於嚐試階段,收入分配有差別是正常的,究竟能走多遠不確定啊。”

“不管走多遠,你們把我們拒之門外,太沒有道理了吧?太不近人情了吧?你們做事不感到有點絕嗎?我們被免職的與你們在職的人員究竟有什麼差別?你們到底有什麼貢獻呀?你們有點J巴小權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你們除了整我們這些老同誌外,還能幹啥?我還真的要看看你們能走多遠。”我仍然是憤憤不平地奪門而出。

“我絕對不會接受莫名其妙的免職。”走出他的辦公室後自言自語。但隻有發泄不滿的情緒外,沒有什麼具體步驟。過了幾天,我寫了一份幾千字的申訴書,征求被免職同事們的意見。有的好像對此並沒有多少興趣,認為我們免職不是那種關係到個人待遇的處分,而是單位讓我們退居二線,也就是說,不是法定意義上的正式免職,其實是一件好事。還有幾位老同誌並不買賬,認為不公平。學校要開始施行校內津貼製度,幅度不小,在此節骨眼上,卻要把我們一腳踢開,怎麼看也不合理,學校是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有今天的規模,分配校內津貼這塊蛋糕卻沒有我們的份兒,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學校被免職的原J委書記也讚成我的做法,我們幾個人最終決定申訴。選擇了日期,我們共有六人先後找了有關領導,提交了申訴書,挑明了對人事調整的不滿,提出了和大家一樣享受校內津貼的要求。校領導當時很客氣,給我們沏茶倒水,做了耐心地解釋工作,態度和睦。但最終意思還是要服從組織決定,讓我們維護學校大局,放平心態,保重身體之類。

這時我意識到大勢已去,再鬧騰恢複職務不可能了。我雖然表麵上不接受對我的處置,內心卻已經泄氣了。

後來發生了一些我不甚清楚的事,有人居然將此事告到了省紀委,省紀委派工作組到校進行了調查。最終結果也是個不了了之,可能認為不算什麼問題。然而,據說當時省上有關領導對我校院長一些做法相當不滿。當然,並不僅僅是我們這件事。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以院長為首對我們做出的免職決定,不久將會降臨到他本人頭上。有一天早上我剛走到辦公室,一位同事笑著對我說:“你的好朋友丟官了。”

“啊,什麼好朋友?什麼丟官?”我有點迷惑。

“院長被免職了。”他明確了一下。

“唉,我半天沒有反應過來,為啥?”我急切地詢問。

“不清楚,反正免職了。”他重複。

當時雖然聽說他被免職,究竟是什麼原因,眾說紛紜。身體不適調換地區,準備去內地一所院校任校長,調任國外一家公司駐中國分公司董事長等。但過了不少時日,隻見到他來民院代課,而不見其他動靜。有關他的傳聞,也逐漸明朗化,雖不明具體原因,免職是省委常委正式研究決定的。我雖然對他很有看法,但他被突然免職,還是有點迷惑。據說,他本人深有感觸,在一次重要場合說:“我這個人不適合當領導。”這句話是中肯的。

眼下的我,除了向空氣中發泄自己的不滿外,確實有點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滋味。自從走上工作崗位到現在,還難得這麼休閑的日子。

“既然不讓我工作,那麼為什麼死皮賴臉地要上班呢?人生難道僅僅是為了工作才活著嗎?那個J巴職務就是一切嗎?算了吧!該為自己活一活了,不要整天悶悶不樂了,確實不劃算,不利於身心健康,走吧,找個朋友,到更加廣闊的社會自找樂趣去!”這時隻能自我安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