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鬧天宮一時爽,五行山下火葬場。
被壓山下500年。自王莽篡漢,朝代更迭,世事變遷,唯獨悟空始終於山下掙紮。何曾見過昔日的兄弟來救,何曾見過曾經的手下可憐?500年的長期監禁,究竟能讓悟空明白什麼?
有些規矩雖然無理,但就是不容挑戰。有些人物即使無能,但就是不容替換,不是如來幫著玉帝,更不是玉帝不容悟空。實在是悟空破壞了遊戲規則,不打壓不行,不懲治不忠!500年的苦思冥想,悟空終究頓悟了,天庭也罷,地府也好,就連靈山,尤其是人間,終究主打一個人情世故。不是不可以強大,但必須置身體製內。不是不可以出息,但一定要在編製中。
500年後,觀音奉如來命令前往大唐拓展業務,途經五行山,終究要為500年前的計劃畫上一個圓圈,形成一個閉環。
觀音:“阿彌陀佛。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被困囚在此,可憐呐可憐?”
觀音到底是老江湖,到底懂得攻心為上,拿捏心理。500年來,悟空無時無刻不在思念過往的輝煌。觀音隻用一句話便戳中了悟空的痛處,逼著悟空更加追悔莫及,勢必會端正態度,趕緊向觀音靠攏。再看悟空一句話,便證明了自己的改過自新。
悟空:“是誰在背後揭我的短?”
注意,大鬧天宮不再是輝煌戰績,而是短處,是錯誤、是衝動,最是不該。麵對悟空如此態度,觀音很是滿意。
觀音:“你可認得我嗎?”
悟空:“認得認得,您不就是南海觀世音菩薩嗎?您從哪裏來,到哪裏去?”
觀音:“我奉如來佛旨,到東土大唐國尋找能去西天取經的人,方才聽見你的笑聲,特留殘步前來看你。”
明明需要悟空參與甚至主抓取經項目,觀音為啥不直接說明,非要故弄玄虛呢?我讓你辦和你求我辦,結果雖然一樣,但意義大有不同。
觀音畢竟是領導,領導哪有求人的時候?麵對悟空如此,麵對八戒如此,麵對沙僧如此,就算是唐僧同樣需要要求,方能得到取經許可。
如此這般,人情最是明顯,責任最是能夠撇清,領導的權威最是能夠凸顯。所以別總是覺得領導糊塗或者無能,或許隻是我們的思維沒有跟上。觀音暗示悟空,再看悟空給出的反應。
悟空:“那如來編織著法兒,騙了我,把我壓在山下500年了。菩薩,您大慈大悲救俺老孫出來吧!”
剛誇完悟空,悟空反手就是一個正麵南牆,口口聲聲如來騙了你,如來是誰呀?那是觀音的頂頭上司,你自己說觀音會如何回應?幫你指責如來的不是?還是趕緊製止足夠讓你延長期行的胡言亂語。即將加入取經項目,還是如此不懂規矩,觀音當然要敲打敲打你。
觀音:“這猴頭罪孽深重,救你出來怕又生禍患。”
注意,觀音對悟空的稱呼不再是什麼齊天大聖,而是猴頭,更是搶掉了猴頭的罪孽深重。至於領導是不是真就騙了悟空,我沒聽見,我不知道,我就知道我的領導最是英明。聞聽此言,悟空再度清醒,趕緊修正了自己的說法。
悟空:“不會不會,菩薩,你大慈大悲,給俺老孫指條門路,救俺出來吧!”
翻譯一下悟空的這句話,菩薩您畫條道,我跟著走就行。再說的直白一些,隻要您能救我出去,條件隨便您開。觀音終究是完成了收攏工作,內心歡喜給出了回應。
觀音:“天下自有救你之人,卻不是我。”
悟空追問:“那救我之人,他在哪?”
在哪兒?盛世大唐。
是誰呢?大名陳玄奘,又患江流兒,乃係觀音托付南極仙翁送於殷溫嬌,天生佛子,注定的取經人。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取經項目的規劃早就做好,既然一切盡在如來的掌握之中,為什麼就非得500年後呢?
細看曆史發展,不難找到原因。王莽篡漢以後的500年,哪有什麼繁華光景,更沒什麼合適土壤。時局動蕩,人心惶惶,你讓如來怎麼安排?我們先來聽聽大乘佛法的具體效用。
“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解百冤之劫,能消無妄之災。”
如果佛家於亂世傳經,殺伐不斷,紛爭不止,大乘佛法的效果又將如何體現?豈不直接打了如來乃至整個靈山的臉?所以不是如來不想提前安排,實在是沒等到合適的時機。等到盛世大唐出現,等到人人安居樂業,社會安樂祥和,如來再來安排傳經,情況自然大大不同。你敢說八方進貢、四海稱臣的大唐盛世,皆因唐王英明?明明是大乘佛法救了大唐,造就了盛世光景,找準時機,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