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閣初立,其實粗糙至極,最先到這裏的,也不過江故知和江清。他們在收到江澄指令要建立影閣,便開始思量——一方麵要江清能盯著,還要不引起江楓眠警覺;另一方麵,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影閣如今不過末微之塵,要不為人知,還要積沙成山,其難度不異於聚沙成塔。

多方思量過後還是決定初始先小隱於山林,待到往後影閣足以成為江澄手裏最陰最毒最狠最利的刀時,依舊可將此處作為最後方的校場。隻用一直讓可信之人盯著便是,且不出幾年他們便不必藏拙,禦劍來回並不費時,也不怕影閣欺上瞞下另有二心。而已堪大用者再大隱於市朝,既便於隱藏身份,又便於為江澄所用。

一箭雙雕有利無弊,兩人便開始在江清所處周邊物色,最後因此山綿延遼闊,當地人極為崇敬又忌諱頗多,位置也是極好,便定下於此山中紮盤。

書房的事是一夜裏商定完的,緊接著便開始實地去看。江故知事務繁多,江清隻能順著江故知的時間,有時甚至是後半夜一同出來在山裏晃悠。為不惹人眼目也少用靈力,活物有飛禽走獸,其他有精怪屍鬼,江故知有意多鍛煉江清,哪怕稍強於他的都不會輕易出手……

選址苦不堪言,江清不想回憶。兩人幾乎看遍了整個山,定下地址卻有了新問題——營盤建造何來人手?雖說江清從小博覽群書,家中更精心培育,但論工巧之事,卻實屬為難;就算叫江濯過來,加上江澄與江南從江家偷轉出來的東西,他也不過是能布陣罷了,就算逼著江濯現學,總不能要他一人伐木動工。

但若調用其他人,稍有差池便會走漏風聲。畢竟人心最是難測,尤其他們如今勢弱,若有人遠強於他們再以重利許之,也難保底下的人不會背主另投,就算所用皆為可信之人,且不說集他們所有人之力能有多少人,隻單大規模調集親信,在江楓眠那裏便足以引來麻煩了,故此路不通。

如此一來反倒隻剩下一條路——從外處招工。如今北人因戰禍南逃,難民隨處可見,其中不乏貴胄世家,遑論能工巧匠。若要招工,並不是難事,隻是要如何無聲無息掩人耳目,完工後這些工匠又如何處置,才是問題。

影閣於江澄他們而言乃是絕密,對日後籌謀意義非凡,半分不可泄露。如此一來……

本不是優柔寡斷的,兩人沒怎麼猶豫。很快,這件事再江澈定下細節後,江清、江澈與江濯三人手中能用的心腹自其中再取小部分忠誠可用之人,餘下人做障眼法,繼續維持這些人日常活動的樣子;而選出來的就混於難民之中,挑選可用工匠及根骨天賦不錯的孩童。

尋得可用工匠,待獨處時現身許以安居飯食,願從者暫置一地,待尋夠所需之人同其家眷一同蒙眼引入營中,不願者視情況而定,若有家族親眷照應看顧,則洗去記憶以免惹事引人注意;若孤身一人,便除掉就是。如今屍骨遍野,餓殍遍地,死人最是常見,隻要不是有意為之,不會引人注意,對如今的他們來說成本也是最低。

至於孩童,則簡單得多。若無父母,一口吃的便足矣;若有父母,最多半袋粗糧也夠。難民易子而食亦是常事,自己能活下來的孩子——比如江漾,本身便極具過人之處;父母庇護不舍相易而食,但若能有其他選擇,自然好過逃難;就算以糧交換而食,也不過會被認為是富足者要買“兩腳羊”去開葷——再平常不過罷了。

當然,為以防萬一,後世江家也有排出弟子暗中跟著,一方麵但凡出手必斬草除根不留後患,另一方麵,是保護也是監督。這些被選出來的人本身並不知道自己所為何事,隻是聽令行事,且絕不可暴露身份,行事異常者可先殺再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