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事項是否重要可以從質和量兩個方麵進行判斷:從性質方麵看,一項會計事項對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有一定的影響時,該事項就是重要的,否則,就不屬於重要項目;從數量方麵看,當某一業務或事項達到一定規模時,就可能對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產生影響,該業務或事項就是重要的,否則,就不屬於重要事項。不同行業、企業對重要性的具體判斷標準會有一定的差異,比如某一金額的交易對於小企業可能是重要的,但對於大企業可能就不屬於重要項目。銀行證券業對於重要的交易和事項應當分別反映,充分揭示,這樣可以提高會計信息的有用性。
(第五節)銀行證券業會計工作的組織。
銀行證券業會計工作的組織是指銀行證券業如何安排、協調和管理自己的會計活動。銀行證券業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會計準則、會計製度和相關政策等會計規範,設立專門的職能機構,配備合格的會計人員從事和完成本企業的會計工作。
1.銀行證券業的會計規範。
會計規範,簡單的說就是指導和約束會計工作的法律、法規、準則、製度和政策的總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一定的會計工作規範,會計處理就會充滿隨意性,會計信息就無法比較,會計對決策的服務價值就會降低,甚至會起負作用。不同國家由於經濟環境、政治與法律環境、教育環境、文化環境、科技環境、自然環境等不同,會計規範可能存在較大差異。國際上比較有影響的會計規範有兩大類:一類是以慣例法為特征的英美法係國家的會計規範,一類是以成文法為特征的大陸法係國家的合計規範。同一國家不同行業由於經營特點不同、經營業務不一樣,行業所屬企業的會計規範也不一樣。
我國銀行證券業的會計規範的特點偏向於大陸法係,主要由三個層次構成:第一個層次是與會計有關的法律;第二個層次是會計準則、審計準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準則、企業會計製度和銀行證券業會計製度等;第三個層次是銀行證券業內部的財務、會計、審計等工作規範和管理製度。
銀行證券業自己的會計規範是在國家會計法律、法規和會計準則、企業會計製度、信息披露準則和銀行證券業會計製度等規範的指導下,由銀行證券業根據自身的條件、特點和經營管理需要製定的適用於本企業內部財務與會計管理的工作規範和管理製度。這些工作規範和管理製度主要包括銀行證券業財務人員工作規範、資金預算管理製度、貸款管理製度、存款管理製度、儲蓄管理製度、固定資產管理製度、費用開支管理製度、投資管理製度、利潤分配管理製度、財務分析製度、內部審計製度、會計委派製度、會計檔案管理製度等。各個銀行證券業根據自身的特點和管理的需要,在製定自己的會計管理製度上可能會有較大的差異,隻要適用和滿足本企業會計核算與會計控製需要,有利於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會計規範都是好的會計規範。以商業銀行為例,它們一般都本著“統一領導,分組管理”的原則製定自己的會計製度,凡屬於全行性的統一製度和具體核算方法,由總行統一製定;分行可在總行統一製度規範下,做必要的補充和修訂,並報總行備案後頒布實施。
2.銀行證券業的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在國家法律、政策和相關會計規範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經營的特點、企業管理的需要、會計業務量的多少和複雜程度,銀行證券業需要科學合理地設置會計機構,配備會計人員,搞好會計核算和會計控製工作。下麵結合銀行的特點說明銀行證券業會計機構的設置和會計人員的配備。
根據銀行普遍執行的“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經營管理體製,商業銀行內部的會計核算單位分為獨立會計核算單位和附屬會計核算單位,凡是單獨編製會計報表和辦理年度決算的單位,即為獨立會計核算單位;凡是業務收支由主管部門采用並賬或並表方式彙總反映的單位,即為附屬核算單位。一般地,縣級或城市區級和縣級或城市區級以上的銀行機構為獨立會計核算單位;縣級或城市區級以下的機構為附屬會計核算單位,比如分理處與營業所等一般不設獨立的會計機構,隻配備專職的會計主管和會計人員。
商業銀行在各層級機構中設置相應的會計機構,負責會計的組織與核算工作。總行一般都設置會計部或會計司,負責全行會計製度、會計政策的製定,協助下級行進行會計機構的設置和會計人員的配置,進行會計工作的指導、檢查,協助人力資源部門進行會計人員的考核與獎懲,協助抓好會計人員的培訓與培養,全麵負責全行的會計核算和控製;分行設置會計處,地、市行設置會計科,縣級和城區支行設置會計股等,分別負責本級行的會計管理、會計核算和會計控製工作,並協助下級行搞好會計工作;分理處、儲蓄所等營業機構專門配備合格的會計人員,負責本機構的會計工作。商業銀行的會計工作在行長的領導下,在分管行長的組織下,由會計部門負責。各級銀行及其會計機構根據工作需要,設置若幹對外營業專櫃和內部核算小組,負責辦理會計業務和賬務處理工作,會計櫃組要設置負責全麵工作的櫃組長,同時需要設置一定數量的專職人員,負責會計業務和賬務的複核工作。隨著銀行經營機構的調整和信息技術的大量運用,其會計機構的設置也會做出相應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