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中國證券市場詐騙第一案的紅光實業,在上市申報文件中隱瞞了其工廠的固定資產不能維持正常生產的事實,而是在會計報表中采取虛擬資產掛賬的手法處理,即將已經沒有生產能力、已經完成折舊的固定資產及3年以上的應收賬款、已經超過受益期限的待攤費用、待處理資產損失等項目,常年累月掛賬以達到虛增資產的目的 (3)隱瞞委托理財的重大事實。在市場經濟中,委托理財也是一種經營方法,但作為上市公司,必須要向證券市場廣大公眾披露。
(4)隱瞞重大訴訟事件。眾所周知,對於公司來說,訴訟事項具有很大不確定性,一旦敗訴,可能會破產。
(5)隱瞞擔保的重大事實。上市公司為其他主體做擔保也有很大的資金損失可能,應該向廣大投資者披露。中國證監會查處中科健公司累計為他人銀行貸款提供24筆計6.39億元人民幣的擔保,中關村為北京中關村通信網絡發展有限公司提供25.6億元的銀行貸款擔保。
對於上市公司隱瞞的重大事項,一般來說是具有主觀故意,有些注冊會計師可能發現不了,但大部分仍然可以審計出來。例如,他們可以檢查上市公司的原始憑證,到實際廠房考察,向銀行函證公司擔保情況,向律師函證公司擔保及訴訟情況等,還可以讓上市公司簽署聲明,在聲明中列示若幹要求上市公司保證沒有存在應披露而不予披露的事項。
三、財務報告粉飾的防範。
看到這麼多的財務報告及其披露的粉飾手段,企業總經理是不是覺得很恐怖?還是早有耳聞、司空見慣?其實,此書隻是列舉了幾種較為常見的手段而已,現實中的伎倆卻是層出不窮。這些被粉飾的報表不僅給投資者和國家,也給企業員工帶來了重大的損失:
1.防範會計報表粉飾,提高會計報表質量,是一個極其複雜而艱巨的係統工程。
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造就真實會計報表和審計報告的需求主體,是防範會計報表粉飾的一條根本性出路。
2.實施與加強對會計報表編製和審計的監督,完善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等配套措施。
3.會計報表粉飾的行為主體是人,人是造假的主觀能動因素,亦是根本性因素:消除粉飾報表的根本措施是提高單位負責人、財務主管和財會人員的綜合素質。
4.上市公司是財務報表的供給主體,因此,防範粉飾財務報表的關鍵在於健全上市公司的內部控製製度,確保公司財務報告的編製符合會計準則和相關政策製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