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以收取或支付管理費或分攤共同費用調節利潤。
例如,藍田股份2000年在中央電視台投放的巨額廣告費用是由“中國藍田總公司”投放的,但在藍田股份的會計報表中找不到該廣告費用支出,而實際上,藍田股份的飲料產品通過集團公司遍布於全國的銷售網點銷售的,僅占公司全部銷售量的1.9% (5)以旱澇保收的方式委托經營或受托經營,抬高上市公司經營業績。
例如,某股份公司,以800萬元的代價向關聯企業承包經營一個農場,在不到1年內獲取7200萬元的利潤利用關聯交易調節利潤的最大特點是,虧損大戶可在一夜之間變成盈利大戶,且關聯交易的利潤大都體現為“其他業務利潤”、“投資收益”或“營業外收入”,但上市公司利用關聯交易賺取的“橫財”,往往帶有間發性,通常並不意味著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發生實質性的變化。我們經常還會發現利用關聯交易調節利潤的另一個特點,交易的結果是非上市公司的利潤轉移到上市公司。
A公司2006年6月將其擁有的賬麵價值56萬美元的B公司40%的股權作價4000萬元人民幣,與其關聯企業進行股權置換。本次股權置換使該股份公司56萬美元的不良資產轉化為4000萬元的優質資產,僅此一項就為A公司增加了3500多萬元的收益,不僅使該公司2006年上半年免於虧損,而且在彌補了以前年度2558萬元的虧損後,還可剩餘相當一部分可分配利潤。
二、證券市場信息披露中存在的虛假會計信息行為。
在證券市場上,證券信息披露中的虛假會計信息種類繁多,經過歸納,主要包括以下3類。
1.虛假陳述。
它是指證券市場信息披露中存在虛構事實、偽造數據等內容:
(1)虛構銷售文件、數據。上市公司虛假陳述是為了虛構利潤,其操作手法有虛構銷售對象、填製虛假發票和出庫單以虛增資產、銷售收入及其他收益、
(2)會計政策使用不當。對於一些希望在會計賬上做文章的上市公司來說,可以任意變更或使用不正確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手法,例如,長期借款利息可以計入開辦費、在建工程、財務費用等。
2.嚴重誤導性陳述。
它是指會計信息中存在似是而非、故弄玄虛的語言,容易使公眾產生歧義性理解的內容。在證券市場上,會使投資者產生嚴重誤導的會計信息種類很多,其中尤以盈利預測為最,他們經常使用的手法有不適當地預測未來銷售量和采用不恰當的方式、方法。在會計報表中,未來銷售預測也不是空口瞎說,需要用合同說話,但有時一份假的合同、雙方沒有誠意的合同、內置“軟條款”的合同都可以使會計報表化腐朽為神奇,充當虛假預測的幫凶。
例如,東方鍋爐為了達到股票上市的目的,違反會計法律、法規,對公司3年的利潤進行調整,編造虛假財務報告,在此基礎上預測了未來具有良好的收益前景 。
3.重大遺漏性陳述。
它是指會計信息中遺漏或隱瞞了廣大投資者應該知道的重大問題或其中一些因素。
(1)隱瞞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重大事實。
我國證券市場上“一股獨大”的現象比比皆是,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的資金,往往名目眾多,金額巨大、猴王股份、三九醫藥都是這方麵的典型,大股東往往以不知真實價值的實物資產,從上市公司置換走資金,經中國證監會調查,猴王股份在上市幾年間,被猴王集團占用資金8.9億元,還為猴王集團擔保2.44億元,兩項累計11.3億元,大大超出了其資產9.34億元,資不抵債,這樣重大的事實,因為有大股東在控製,往往故意隱瞞。與此相類似的還有三九醫藥,與深圳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簽汀的定期存款協議,累計存款達11.43億元。業界人士認為.這實質上是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關聯交易,因為三九集團擁有深圳金融租賃公司50.5%的股權。在市場經濟中,關聯交易是法律允許的,包括母子公司之間的資產購銷、委托經營、資金往來等,但在不成熟的證券市場下,往往表現為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 (2)隱瞞不能正常經營、生產的重大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