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嶸修把茶杯端給薑鹽,“你的第一杯奶茶。”

薑鹽不接,叉腰道,“我要第二杯,出單慢也是要被投訴的。”

“收到投訴要被扣工資,我要養家糊口,客人請別這樣。”

薑鹽咯咯直笑,席嶸修冷著一張臉說著低三下四討好人的話,難以想象的反差。

他看了看手裏的特調,“介意我嚐一口嗎?”

薑鹽驚訝,搖頭。

隨後,一個芋泥奶香味的吻誕生。

切身體會過,薑鹽明白深刻茶包上的描述詞了,什麼叫綿密清香,什麼叫醇厚回甘,什麼叫持久留香。

用詞生動恰當,童叟無欺。

一上車薑鹽就把書包摘下抱在懷裏,不像往常隨意地壓在身後,嘰嘰喳喳問了好多關於茶葉的問題。

解答了半天,席嶸修擰開保溫杯,喝口水潤嗓子。

“不用糾結製茶工藝,你隻需以好喝為評判標準,人為本,茶為次。把茶神話是商家的事,消費者奉為圭臬就是著了道。”

“同樣,品茶是私人的,你不需要遷就我的口味。”

小姑娘若是對茶文化感興趣,他願意多說上幾句,可若是為了迎合他,把精力花費在自己不感興趣的領域,他覺得得不償失。

薑鹽就是想和席嶸修多點共同語言,不然每天兩個坐在車上多悶,如今她新想出來的話題被駁回,自然不甘示弱。

“您別小瞧我,我也是有喜歡的茶的。”

話是這麼說,薑鹽卻在腦子裏四處搜刮她喝過和茶有關的飲品,終於,地點回憶到食堂,出現了一個選項。

“等放學我帶回家給你喝。”

“茶葉種類家裏都有,你說說看,指定比外麵賣的口感好。”

薑鹽搖頭,“不,我們打賭,家裏絕對沒有。”

聽這口氣是必勝了,席嶸修慣著她,“想賭什麼?”

“您得把我帶回來的茶都喝掉。”

“量和時限?”

“不多的,睡前就行,讓您嚐嚐我愛喝的。”

“好,讓方姨買茶點回來。”

想到她要帶回來的茶飲配一桌精致小茶點,薑鹽忍不住笑出聲,“先生不用這麼大動幹戈,它比較適合配辣,配甜食可能會膩。”

茶解辣說得過去,特地配辣味小吃就顯得有些奇怪了。

涉及知識盲區,席嶸修遲疑,“那麻辣兔頭?準備辣鹵和川菜?”

“光聽到有關辣的字眼,就饞得流口水,不過太晚吃辣對胃不好,要不我五點回趟家?陪您吃完應該趕得上晚課。”

“好,五點來接你。”

學校唯一說得上話的就是她熱情的舍友了,上課會幫她占位,雖然大多時候她來得更早。

舍友嘴饞貪吃,口袋裏用揣著各種小零食趁上課偷吃,薑鹽做筆記的時候,有時會聽到身旁傳來“哢呲哢呲”幹脆的咀嚼聲。

不由得想起記憶裏那個每天給她帶餅幹的同桌,對舍友的行為多了幾分理解。

薑鹽在宿舍沒住幾天,但舍友放在書桌上一套精致的小茶具實在顯眼,她就記住了,今早看到茶葉便想起來帶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