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堂課 完美主義的毒藥(1 / 2)

心理診斷書:

理查德夫人今年38歲了,雖然她非常注重保養,但她的臉上不可避免的出現了魚尾紋,她曾經引以為傲的身材也變的肥胖臃腫。看著丈夫眼中漸漸增長的嫌惡,她下定決心要減肥!她查閱了許多相關的書籍,她想要找到一套既不用挨餓流汗又能迅速瘦下來的方法,她想要兩周內重現年輕時的魔鬼身材。可是,事實無情的打擊了她,她沒有找到想要的方法,她的減肥計劃一拖再拖,她對自己感到失望,成日活在痛苦中,精神越來越頹廢,三個月後,她病了。

拖延症患者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他們有著一套迥異於他人的認知體係。

拖延者的思維方式、行事準則和自我定義都是奇特的,他們有著一套獨屬於自己的價值標準,他們用這套標準衡量著自己,衡量著別人,衡量著世界,衡量著人生。而在這套標準中,到處都充斥著完美主義的影子。

事實上,絕大多數的拖延者之所以拖延或多或少都是受到了完美主義的影響。完美主義和拖延的關係很複雜。

完美主義並不是造成人們拖延的唯一原因,但導致人們拖延的許多其他因素卻又都和完美主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前文我們提到過,恐懼失敗、恐懼成功、恐懼被掌控、自我調節失敗都是導致拖延症的重要原因。而人們因何恐懼失敗,恐懼成功,恐懼被掌控,因何自我調節失敗,很多時候都是因為追求完美,對自己的期望過高,而這份期望中的完美在現實中卻無法實現。所以,人們才會恐懼,才會去拖延。

當然了,這種說法肯定不能囊括全部,或許還有一些嚴苛的專家會表示不認同,但不管怎麼說,完美主義對拖延症患者的影響真的非常深重,這一點,我們誰都無法否認。

完美主義的兩種不同類型

雖然,完美主義的確給許多拖延症患者帶去了巨大的困擾,但實際上完美主義本身卻並非一無是處。

完美主義不應該被架上審判台,被架上審判台的應該是拖延者自己。

同樣是一粒花種,在一些人手中它會綻放最絢爛的芳菲,造就一片夢幻般的花園;在一些人手中它會默默的成長點綴灰暗的庭院;在一些人手中它卻會漸漸的黴爛,與泥土一起腐朽。

花種的命運何如,並不是花種自己決定的,而是持有種子的人決定的,花種如此,完美主義也同樣如此。

完美主義者分為兩種,一種為適應型,一種為適應不良型。

適應型完美主義者,對自己的期望很高,他們追求完美,卻也尊重現實,他們自信自己有能力實現這份“完美”,並為此不斷積極的努力,最後,他們都走上了成功的路。

而適應不良型完美主義者,對自己的期望同樣很高,他們也追求完美,但他們的期望卻往往都是不現實的,他們期待的完美如肥皂泡一般夢幻,夢幻的不真實,他們自己也從來都不相信這種期望能夠實現。他們在期望的同時,又為這份期望懊惱。他們極力逃避著“期望不能實現”的事實,而拖延,無疑是最好的逃避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