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著幾天,K一直在想如何做出既與眾不同、又令人滿意的廣告創意。有一天,他在苦思之餘,把手中的洗衣粉袋放在辦公桌上,又翻來覆去地看了幾遍,突然間靈光閃現,他想把這袋洗衣粉打開看一看。於是他找了一張報紙鋪在桌麵上,然後,撕開洗衣粉袋,倒出了一些洗衣粉,一邊用手揉搓著這些粉末,一邊輕輕嗅著它的味道,尋找感覺。
突然,在射進辦公室的陽光下,他發現了洗衣粉的粉末間遍布著一些特別微小的藍色晶體。審視了一番後,證實的確不是自己看花了眼,他便立刻起身,親自跑到製造商那兒問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得知這些藍色小晶體是一些“活力去汙因子”,因為有了它們,這一次新推出的洗衣粉才具有了超強潔白的效果。
明白了這些情況後,K回去便從這一點下手,絞盡腦汁,尋找到最好的文字創意,因此推出了非常成功的廣告。
可見,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抓住每一瞬間的靈感,會讓你受益無窮。但靈感往往像閃電一樣,稍縱即逝,常常在你稍有所悟,還未來得及反應之時就已經消逝了。
抓住瞬間的靈感並不是件困難的事。隻要生活中處處留心,有靈活的頭腦,就能以“速寫”的方式快速記下瞬間的靈感。因此,我們一定要做好迎接靈感的準備,趁它還沒有被別的想法蓋住以前,抓住這些想法。
3.走第三條路
有時我們在工作中會遇到兩難局麵。無論選擇哪一種,都有利有弊。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要學會選擇第三條路。
巴黎的一條大街上,同時住著三個不錯的裁縫。因為離得太近,生意上的競爭非常激烈。為了能夠壓倒別人,吸引更多的顧客,裁縫們紛紛在門口的招牌上做文章。
一天,一個裁縫在門前的招牌上寫了“巴黎城裏最好的裁縫”,結果吸引了許多顧客光臨。
看到這種情況以後,另一個裁縫也不甘示弱。第二天,他在門口掛出了“全法國最好的裁縫”,同樣招攬了不少顧客。
第三個裁縫非常苦惱,前兩個裁縫掛出的招牌吸引走了大部分的顧客,如果不能想出一個更好的辦法,很可能就要成為“生意最差的裁縫”了。但是,什麼詞可以超過“全巴黎和全法國”呢?如果掛出“全世界最好的裁縫”,無疑會讓別人感覺到虛假,也會遭到同行的譏諷,到底應該怎麼辦?正當他愁眉不展的時候,兒子放學回來了。他知道父親發愁的原因後,笑著說:“這還不簡單!”隨後揮筆在招牌上寫了幾個字,掛了出去。
第三天,另兩個裁縫站在街道上等著第三個裁縫的笑話,結果卻超出了他們的意料。因為,他們發現,很多顧客都被第三個裁縫搶走了。這是什麼原因?原來,那塊招牌上寫著“本街最好的裁縫”幾個大字。
在上麵的故事中,麵對“全城”和“全國”,裁縫的兒子利用“本街”做文章,取得了競爭的勝利。
工作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當事情無法進行下去時,不妨活躍一下你的思路,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找出“第三條路”,往往就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學會選擇,舍與得的人生智慧
我們知道,每一個選擇都包含“取”與“舍”兩個方麵,也許你會因為選擇而有所收獲,但同時也會因為選擇而失去一些東西。
1.發現自己的比較優勢
楊振寧曾在芝加哥大學做實驗物理的研究,但他的研究工作並不順利。雖然教授們對他的見識非常欣賞,但缺乏動手能力是楊振寧的死穴。他自幼便是左撇子,好不容易才被母親糾正過來。關於他的笨手笨腳還有個笑話:楊振寧小時候曾用泥捏了一隻雞,拿給父母看,楊武之夫婦為了鼓勵他,誇獎說:“這個藕做得真不錯哦!”在芝加哥大學,“哪裏有爆炸,哪裏就有楊振寧”的笑話,更是流傳至今。
楊振寧動手能力差,於是舍棄了實驗物理的研究,轉而進行理論物理學方麵的探討。1957年,因和李政道合作提出了宇稱不守恒理論,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常常會麵臨各種選擇。這時,在需要放棄的時候,我們要選擇放棄,用平衡的心態對待。
精明者敢於放下,聰明者樂於放下,高明者善於放下。“取”固然重要,但“舍”亦是方略。在必要的時候,舍棄某些東西,才能成就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