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做正確的事,也要正確地做事
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你是否經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每天就像一個上滿發條的時鍾,隻知道機械地轉,卻不知為何而轉;每天都在忙各種各樣的事,總覺得沒有休息的時間;對自己的未來沒有任何規劃,隻是過一天算一天……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你就應該考慮一下,你是在做正確的事還是正確地做事。
任何時候,對於任何人而言,“做正確的事”和“正確地做事”都是需要考慮的內容。
1.瞎忙出不了成績
紛繁的世界,每個人的生活節奏都很快,似乎誰都沒閑著。忙著培訓充電、忙著完成工作、忙著會議傳達、忙著……總有一大堆事情在等著我們去完成,我們忙得焦頭爛額,以致把“我沒空”、“我沒時間”經常掛在嘴邊。然而,忙的時間一過,個人的價值立見分曉,有的成了百萬富翁、億萬富翁,有的還在溫飽線上掙紮。
這也是很多員工的疑惑:我這麼努力,每天馬不停蹄地工作,為什麼老板還是不滿意?
漢夫特是加拿大渥太華一家賓館的主人,他以“懶惰”著稱,凡是能吩咐給手下幹的事,他絕不親自去做。賓館業務雖然繁忙,他卻整天悠閑自在。有一年聖誕節,他讓賓館全體員工分別評選出10名最勤快和10名最懶惰的員工。漢夫特叫人把10名最懶惰的員工叫到他的辦公室。這些員工忐忑不安,以為老板要炒他們魷魚。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一進門,漢夫特說:“恭喜各位被評為本賓館最優秀的員工。”
這10名員工麵麵相覷,漢夫特微笑著解釋道:“據我觀察,你們的‘懶’突出表現在總是一次就把餐具送到餐桌上,一次就把客人的房間收拾得很幹淨,因而在別人眼裏你們每天大部分時間閑著,無所事事。但在我看,最優秀的員工無一例外都是‘懶漢’——‘懶’得連一個多餘的動作都不會去做,而勤快員工的‘勤’,大多表現在整天忙忙碌碌,不在乎把力氣花在多餘的動作上。做一件事不在乎花多少時間,如此能有效率嗎?”
現代人一味強調忙碌,卻忘記了工作成效,從周一到周日時刻忙碌著。大多數人認為問題出在時間的緊迫上,事實上,是無效的忙碌控製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一旦染上了這種“忙碌病”,很多人就會迷失在毫無間隙的忙碌之中,失去清醒的頭腦和必要的理智。緊張工作疲於奔命,發現自己越來越力不從心,工作中錯誤百出,這時才後悔莫及:“要是我當時多用點心就好了。”
整天忙碌並不一定有效率。效率和花費的時間並不一定成正比。強迫自己一刻不停地工作,隻會耗損自己的體力和創造力。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通常會遇到這樣兩種人。
一種人性子很急,不管在什麼時候遇見他,他都是一幅忙碌不堪的樣子。跟他談話的時候,假如時間稍長,他就會不時地拿出表一看再看,暗示你他的時間很寶貴,並表現出極度的不耐煩。他的公司雖然業務做得很大,但效益總是不盡如人意。
另一種人恰恰相反。他總是表現得平靜祥和,做事情非常有條理,從來不會給人忙忙碌碌的感覺。別人跟他交談的時候,他會表現出極大的耐心,讓人覺得他彬彬有禮。盡管他經營的公司規模很大,但從表麵上別人從來看不出他有絲毫的忙亂。
同樣有著一定規模的公司,為什麼一種人的時間總是不夠用,總是有很多事情要做,而另一種人卻能夠輕鬆提高公司的業績呢?事實上,做事效率低的人之所以無法高效地完成工作,並不是因為他們能力不夠、熱情不足,而是他們沒有真正忙到點子上。
2.不要一味追求效率
小李當部門經理不到兩個月,就被提拔為副總經理。他所在的公司是一家成長型的公司,發展很快。他主管的業務特別繁雜。3個月下來,他瘦了好幾斤,還因勞累過度住過一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