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何晴是典型的改革開放的新人,78年出生,與偉大祖國共同進步,所以你要是忘記她的年齡,搬著手指頭算一算就知道她多大了,悲哀啊!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還沒有嫁出去簡直就是悲哀!所以何晴這段時間很鬱悶。
何晴經常自我反省,是不是自己的哪裏做錯了,所以月下老人把她遺忘了,因此她作為一個現代都市的無神論者,也經常會去廟裏坐坐,求求三界眾仙保佑一下自己,純粹的臨時抱佛腳,所以也不指望那位天使大姐幫她出頭了,因此她還是一個人過下去。
何晴條件不能算好也不能算差,長相是中國傳統的良家婦女相,與現在的所謂潮流搭不上邊,所以有一次她去趕潮流把自己頭發染的稍微金燦燦了些,衣著稍微開放了些,也就是穿了個稍稍的露背裝,打扮稍稍火爆了些,也就是學了學80後,就被所有的朋友開始詬病,說她是不是想不開了,何晴其實很委屈,她是個很喜歡嚐試不同風格的人嗎,結果不能為她的圈子所容,因而何晴又鬱悶了一下,跟自己的妹妹吐吐苦水吧,換來了這樣的安慰,姐姐你比較適合古裝打扮,是個古典美人。何晴的心情又開始放晴,可是隻高興了沒有十分鍾,何晴就明白了妹妹的意思,自己是個出土文物,畢竟現在不是古代除了電視上可以看到穿長衫的古裝美女外,你見過哪一個招搖過市的,所以自己隻能繼續這樣保守穿著下去了!
何晴的家庭呢,也就是一般般,父母典型的小公務員,一輩子沒有當過一官半職,準確地說父母這一生是純粹地奉獻給了黨和人民,退休的時候就是個主任科員,口袋裏有的就是自己每個月的退休工資,家裏住著不到100平米的房子,沒有餘錢,所以何晴有時候很奇怪現在大學生們,畢業後即破了腦袋要去當公務員,認為一入政府深似海,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寶藏,其實大多數公務員都是小人物,想要在政府裏掙到錢需有兩個條件,第一,你要是個官,第二,你要是個不怕死的貪官。這兩樣條件都是何晴父母不具備的。因此何晴父母一生最大功績就是養育了何晴和她的妹妹何盈。何晴家在一個很繁華的北方小城裏,行政區劃是個地級市,何晴從小也沒吃過什麼苦,小時候天天上學,長大後天天上班,循規蹈矩的生活模式,沒有辦法,雖然她也想有點刺激,但是生活並不是如小說一樣,天天跌宕起伏,否則人們就不會從小說中去尋找慰籍了。
何晴的工作呢,可以說拿得出手,一個大學老師,聽起來不錯,但是很可悲的是,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老師的工資待遇遠遠沒有中小學老師強,中小學老師可以假期在外補課,賺得大量的外快,但是一個大學老師的假期就隻能乖乖呆在家裏寫寫論文,備備課,畢竟麵對著一群20多歲,口味超級挑剔的半大孩子們,絕對不能像中小學那樣,備一次課吃十年,年年備新課,材料不停地翻新準備,有時候開了學看見台下不聽講的學生,就會由衷地產生一種怨悶和憤恨,自己一個假期的辛苦何苦來呢?
既然何晴是個大學老師
,那麼何晴的文化程度也不算太低,碩士一名,大學期間一直是個很好的學生,她的老師是這麼說的。當年在沒有擴招的情況下她高分考入首都的重點高校,不要誤會,不是北大清華,她還沒這個實力,但是絕對的根正苗紅的211工程大學的畢業生,這也算是她人生中的小小的螢火之光吧。但是也有老師無情地打擊過何晴,那是何晴的《期貨》考試結束後,何晴拿著98分的卷子,開始想入非非,以後可以縱橫期貨市場的時候,她的代課老師一語成箴:何晴啊考得這麼好,以後千萬可不要去炒期貨,否則血本無歸,你隻適合教書!有時候何晴想起這位老師,不由地敬佩起來,真是慧眼識我哦!因此上何晴畢業後在選擇再選擇的躊躇中,選擇了留在省會城市的一所高校教書!
何晴離開了家,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開始了她的生存,不,是生活,看起來一切都順利的人生開始不順起來,何晴想:我其實應該改名叫何三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