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5章 多磨【八】(3 / 3)

陳敏麟點點頭,道:“雲南的局勢非常穩定,而且回去的這一段時間裏,我還去了一趟滇軍的駐防區,當然了我是偷著進去的,沒有人發現過我,我也沒和什麼人見麵,唯一見過麵的就是朱德啊。他對我說雖然唐將軍現在極力的想要在滇軍中樹立自己的威望,同時也想要賺取軍心,不過畢竟他從重九之後就隻能算作外人了,而且這麼長時間和滇軍的聯係也不多,所以他的很多做法其實是沒有什麼的效果的。”

陳敏麟道:“對了將軍啊,我在雲南接到了你的電報之後我就采購了一些土特產也不知道您倒是想要啥我給你發電你也沒理我,我就一樣買了點,要不您去看看?”

也能夠在未來給你留下意想不到的機會;洪憲兩個字終於提到了日程上來,袁世凱終於還是沒能夠用理智戰勝自己的恐懼,他終於有意承認了自己即將稱帝的消息,而且也在內閣會議上,召集了全國上下大小將領、官員。

當著大家的麵宣布了這個消息,雖然還是有人沒能夠出席這次會議,但是全國各省份也都接到了通電,電文內容非常簡單明了。經由五大族推戴,冠國體以為重,特經由國會、國、務院等諸多國家核心機構商榷。

最後決定,推舉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晉升為中華帝國皇帝。同時,就此分封天下“諸侯”。隻要是有功於袁世凱有功於國家的,那麼都將得到相應的封賞與榮耀,而且就此開始,袁世凱對於那些幫助他成立洪憲帝國的元老們。

也都分別賜予不同的榮耀與利益,其中段祺瑞、馮國璋等北洋老將,雖然他們之中有人對於袁世凱的稱帝行為並不讚同,甚至是公開的反對,但是還是依舊得到了袁世凱的封賞,公侯伯子男五爵爵位是毫不吝嗇啊。

說完了段祺瑞,再說一說北洋的另外一位眾臣,同樣的,也是袁世凱最為信任的之人之一的馮國璋,這一條北洋的忠誠之犬,他果不其然的對得起自己的別稱,在麵對如此的波瀾的時候。

這風口浪尖上的時候,他還是做出了最忠於北洋的抉擇,馮國璋沒有接受袁世凱的封賞與嘉獎,而且他選擇的方式與段祺瑞不同,段祺瑞雖然位高權重,但是他畢竟還是在京的大員。

而且說起來他手中並沒有實質的兵權,而馮國璋這是不同,他可是鎮守著南京,手下有數十萬大軍的重將。段祺瑞以推諉的方式拒絕了袁世凱的拉攏,而馮國璋則是使用了一種強硬的手段。

不單單他公開的嚴詞拒絕了袁世凱的封賞與嘉獎的同時,他還是通電北京,嚴詞申斥了袁世凱稱帝的行為,並稱其為是“曆史的罪人”,而且這還不算,馮國璋還聯係自己的舊部,以及相鄰省份的督軍將領,向北京發電的同時,還電告全國,宣布由南京為代表的五省宣布獨、立!

就此脫離接受北、京政、府的約束與管理,而且就在同一天,全國上下陸陸續續的還有其他數個省份公開通電,宣布各自的省份獨、立,並且嚴詞說明,袁世凱的稱帝行為是賣國之行徑。

至於袁世凱到底賣國還是不賣國,到現在誰其實都說不清楚,但是有一點是已經明確了的,那就是袁世凱的稱帝行為,已經引起了公憤,雖然袁世凱還沒有正式的登基坐殿,可是說起來,其實就是這樣的念頭,都是不應該出現的。

這就好像是一場大戲,而現在正是這場大戲至高點的最後奠基的時刻,所以我必然還要把戲唱下去,而且還要唱好。雖然我明確地知道自己最後的結局是什麼,但是沒有辦法,我能做的其實真的沒有什麼。

等候結局之外,我也就隻能夠盡可能的把這戲唱的更完整,同樣的最好的情況就是我不但能夠把戲唱的更好,或許我還能演的比之早已決定好的結局更為圓滿,當然了,這不過就是我的希望,但是我的希望,我想還是有可能變為現實的。

不過,首先得一條,就是我必須要離開這個鬼地方,其實說起來,要是提前一段是時間的話,我想我想要離開這個地方雖然會費一番力氣,但是總不至於會比現在更為艱難。袁世凱大眾公開了稱帝的意圖之後。

南方方麵的孫文同樣的也在最快的時間內發出了呼籲,同時以電文的方式通告了全國,他親手所書的一份“討賊檄文”。當然了,他的目的是什麼我不知道,可是他這樣的做法卻是正確的。

袁世凱對於我的到訪顯然沒有太過在意他隻是禮貌性的詢問了我的病情,而後才問我到此一行的目的。我其實覺得我當時的表現並不怎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