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同理。其實這是非常狠的一招,因為無論是袁世凱亦或是段祺瑞都不是他雷振春能夠得罪的起的,支持其中一個,那麼他必然就會成為另一個的眼中釘,除掉他或是不除掉他已經不重要了,隻要解除他的一切職務的話,那麼他的後果就可想而知了。
恰恰這兩個人還都是能夠與輕易辦到的,雷振春的處境,已然不太妙了,但是,雖然楊度之詢問了雷振春一個人,但是也是殺雞儆猴的辦法,雖然沒有在繼續說下去,可是在場的人必然在心裏也都有了一個揣度。
輕重利弊恐怕已然清楚了。
場上隨著袁世凱與段祺瑞的冷笑,而安靜了下來,一時間有了一絲尷尬,這是一場足以對碰出火花的鬥爭,段祺瑞也好,袁世凱也罷,他們兩個人的不同陣營就決定了中立派是無法立足的。這是逼迫,而且是毫無預兆無法更改周旋的逼迫。
其一,對於前幾日楊度等人聯名通電全國的籌安會的問題,馮國璋對袁世凱發問道:“大總統,我想問一問,楊度他們搞的那個什麼籌安會,是得到您的允許的嗎?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具體的是做一些什麼工作那?還有就是這是不是隸屬在內閣或者是整個政、府係統體製之內的那?”
麵對這一連串的問題,其實都不要說是袁世凱了,就是普通人恐怕都會覺得有些不耐煩,但是沒有拌飯,提出這樣一串問題的人,是馮國璋,是他大總統的基礎,是他袁世凱的弟兄,是北洋的忠誠、重臣。
所以雖然袁世凱也有一些不情願,但還是不動聲色的一一回答他,說:“華甫啊,這個籌安會嗎,我知道,但是他們這個聯名通電啊,是搞得有些過分了,隻是一個調研部門罷了,弄得好像是什麼政、治綜合體一樣。哎,明天我就告訴他們,讓他們公開的把這個聯名通電的問題,解釋解釋。把你都給驚動了,看來他們確實做得太過分了一點。”
“至於你說這個籌安會隸屬在那個係統啊,要我看,他們就算是一個民間組織罷了,當然了這與一般的民間組織還是有所不同的,畢竟這個籌安六君子啊,都是帶有政、治色彩的人,姑且算是政、府體製內的吧,也沒有職權,算給他們一個休養的地方吧。”
據說,袁世凱說話的時候,麵色是帶著一絲無奈的,也不知道他是對於這個籌安會而感到無奈那,還是對於馮國璋的到來而感到無奈。說起來,其實我想楊度他們搞得那個聯名通電啊,應該是沒有經過或者是得到袁世凱允許的。
畢竟這樣的一封聯名通電,動靜實在是大了一點,而且籌安會的真正目的是什麼,還是應該有一少部分人知道的,所以在這個時候還把這樣的一個機構,弄得如此高調,很顯然,必然的會招來麻煩,而袁世凱這一個人本來就是一個油滑且懂得進退的人,所以想來這件事應該不是他授意的,而是楊度等人自作主張了。
馮國璋與袁世凱的對話是從這裏開始的,當然了這其中必然是穿插了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然而比較重要的對話中,第二段傳出來的版本是這樣的。一番無關緊要的談論之後,馮國璋再一次提起了有關籌安會的話題。
而且這一次,馮國璋是以籌安會作為一個引子,進而說出自己這次來到北、京的真實目的,也就是親自麵對麵的確定一下,袁世凱到底有沒有稱帝的想法以及決心,同時也是要看一看內閣現在的勢力情況,以及自己是否需要做一些應急的準備。
雖然我和段祺瑞的關係並不如和親近,但是論起來我是他的下屬而且對於袁世凱稱帝的這個問題上,我們兩個的態度是相同的,雖然段祺瑞這個人和袁世凱之間的關係很難以簡單的定義。
但是這還是大是大非的問題,而且這是一個需要堅持且不可以更改的問題。也隻有在政、治上爭鋒相對的時候,段祺瑞和袁世凱才是對手,而在私下裏,即便是現在這樣的態勢下,他們兩個人仍能保持如此關係,就可見一斑了。
是一波又一波應對將來可能發生的一次又一次刺殺嗎?亦或是改變自己的立場?或者是祈禱著他們一次次刺殺的失誤?
不,這一切都是不可能且不可取,不可以甘於威脅中,無法對抗隻是暫時的,窮則變而變則通。無法應對時,當逃,則必逃!
可是他依舊不能再這些人麵前展露出自己的這一麵,或許可以稱之為柔弱的一麵,這是絕對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