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笑了笑,並沒有表示什麼,而是繼續說了下去,我把我在日本的遭遇兩次刺殺的事情都說了出來,當然了,這其中我還透露了一些有關孫文聯係我的事情,我對袁世凱表示,如果這一次不是孫文幫助我的話,我控怕真的就無法回到國內了。
當然了,我這絕不是在出賣孫文先生,而是我知道,其實我在日本的動向,即便是袁世凱不能巨細皆知可也肯定能夠了解到一些,所以我不如與他坦誠相待,這樣一來的話,我也能夠再一次的博取他的信任。
而這也正是我現在最需要的,果不其然,當我說出來孫文找我聯係,並且幫助我逃離死難的時候,袁世凱的神情變得不自然起來,當然了,他神情中流露出來的更多的卻是忌憚。我不知道他是在忌憚我還是在忌憚孫文,亦或者是,他現在此時內心裏正在掙紮,掙紮著到底要不要相信我。
“那你覺得調動多少人來最合適那?”袁世凱問道。我想了想,而後回答他說:“一萬人吧,讓他們攜帶重裝備,到時候將這一萬人拆分成十個衛戍標,然後沒一標一千人,一標再拆分成三隊,一隊三百人,留下一百人作為機動支援,這樣一來的話,將他們化整為零的分不下去,不但能夠鞏固防禦,而且假如要是這些人裏麵出現了叛逆,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其剿滅。大總統,您意下如何?”
我與小鳳仙之間誰也沒有提起未來的日子,當然了,也不會去回憶昔時的美好,我與她隻要珍惜現在就足夠了,兩天的溫柔鄉讓我再一次體會盡了紅粉佳人的妖嬈,同時也讓我更多的品味到了什麼才叫做犧牲的愛與生活。
這樣一來的話,無論怎樣,一切的一切都是袁世凱決定的,與我不產生任何的關係,而且是我相信袁世凱自己也知道如果他真的想要快速的收集滇軍兵權的話,怕是沒有什麼方式比之我回到雲南來的更快速有效的了。
袁世凱的這番話,是實話,但是我也知道,其實他也是在嚇唬我,畢竟我的提議是最好的方式,他即便是想要回絕的話,也需要一個理由,而他的這番話正是他的理由,不過好在,從他這番話中我聽得出,他現在還沒有做好決定,不然的話,他不會給我還留下一個選擇的餘地。
我點點頭,對袁世凱道:“陛下,蔡鍔從來沒有為您做過什麼,這一次說實話,您剛剛所說的那些,我早就考慮清楚了,而且這一次蔡鍔也是抱著必死的決心的,成功雖無把握,成仁已有決心!”
“好!”看到我的堅定與那一幅大義凜然慷慨赴死的樣子,袁世凱不由的叫出了好,而後毫不猶豫的給我寫下了一份密令,交到了我的手裏,並且還對我說:“真英雄也。將軍豪氣,英雄也!”
除去了準備的時間,大概一天之後,我便同陳敏麟一同踏上了返回雲南的列出,當然了,這肯定不是我的專列,隻不過就是一趟直達雲南但是卻接受任何客人的列車罷了,這趟列車是袁世凱專門設定的,為的就是我能夠掩人耳目的返回雲南去。
其實,這事情比我想象中的還要順利,這是我真的沒有想到的,其實我甚至都想到了如果袁世凱不同意的話,我就動用之前安排下來的那些關節位置,然後悄悄的離開北、京,但是我萬沒想到。
袁世凱不但同意了我離京返回雲南的這件事,而且他還會如此大費周章的設立這一趟列車,幫著我掩人耳目安全的到達雲南,我現在就在想啊,要是等我到了雲南之後,他發現一切都與之前他想象的不一樣,那他到底會是一個什麼樣的表情那?
我並沒有告訴小鳳仙我要回到雲南的消息,而且就是我走的時候,我也沒和她打一個招呼,當然了,或許她躺在床上看到了我離去的身影,不過,或許這就是最好的結局吧。
或許是我歸心似箭,或許真的就是時間漫長,不知道過了多少時間,當這一列列車到達昆明站的時候,我才仿佛置身夢中。這是我早已不敢輕易想起的地方,而當我走下列車,踏上昆明的土地時,
比如《太白陰經》中,有這樣的一段,曰:六國之君,非疏道德而親權勢。權勢用,不得不親;道德廢,不得不疏其理然也。唯聖人能反始複本,以正理國,以奇用兵,以無事理天下正者,名法也。
而後又曰:語曰:“將、相明,國無兵。”舜以幹戚而服有苗,魯以頖宮而來淮夷。以道勝者,帝;以德勝者,王;以謀勝者,伯;以力勝者,強。強兵滅,伯兵絕,帝王之兵前無敵人;主之道,信其然矣。
《太白陰經》中對於論證、遞進的關係使用的非常多,而且不單單是對於國家治理的看法,以及將帥用兵的方式,同時更是提升到了“法”的層次,遵循這個“法”就能夠得到勝利,就能夠千萬年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