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 凜冬之左【三】(2 / 3)

這不是說朱德是一個“草菅人命”的人,反而這恰恰證明了他對於戰爭以及國家的獨有見解以及態度!同樣的,這也不能代表他就會坦然的,毫不回避的直接接受這麼一個可怕的結果。

地圖上被浸濕的地方上描繪的一條蜿蜒曲折的線路,突然的吸引住了他的注意力,唐繼堯不由的反複琢磨起來,大約過了十幾分鍾吧,突然的,唐繼堯竟然大笑了起來,而且他笑的十分的暢快!

好像是頓悟了一般!

而唐繼堯的笑聲自然是與之前的表現大相徑庭,這也就怪不得那些公署中的參謀啊、公、務員啊什麼的,被他辦公室中的笑聲所吸引過來了!

而唐繼堯笑過之後,看到了站在門外那些想要往裏看卻又不怎麼敢的家夥,不由的哼了一聲,自言自語的說了句“朱德真英雄也!”

若真是這樣的情況,再加上之前留下的傷員戰鬥參與到其中起到一個和麵的作用的話,那麼朱德他們的勝算可就更大了。

當然了,這是較好的估計,不能作數;而最壞的可能性,也不過就是他們兩方在最快的時間內解決三個傷員組成的防線,而後馬上進行追擊!可是即便是這樣,還是要耽擱他們一些時間的。

再加上必然存在的拋棄傷員之後,小隊移動速度上的優勢的話,無論是最好的估計亦或是最壞的估計,總體來說都是有利的。而且雖然部隊忌諱拋棄傷員,可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可以舍棄幾個傷員而保全隊伍的話,還是可以如此的。

不過雖然是這樣,可是朱德在講出自己這個想法前,還是進行了權衡的,因為他要準備好應對質疑的同時,盡可能的少在“爭論”上浪費時間。而且朱德也知道,自己這個想法一旦說出的話話,恐怕他麵前的這些學員兵,是不能接受的。

果不其然,當他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後,便迎來了潮水一般的質疑與指責。這是這些眼高於頂的學員兵們稍有的一次統一了口徑。他們認為朱德的想法是偏離了“團結”兩個字的,因為他們在講武堂裏聽到的最多的兩個詞就是“服從”與“團結”!

但是,雖然是這樣,可是客觀的說,大家還是承認朱德想法是現在他們所能選擇的方式中最好的,而且也是最能保留實力的同時,去的勝利的;不過,可能是因為“義氣”兩個字吧。這些學員兵還是反對朱德想法,他們寧可要與“敵人”拚死一戰,也不願意拋棄自己的戰友兄弟。

雖然就現在的情況來看,他們就是整個小隊的“拖油瓶”,而且百分之九十的幾率,會讓小隊“全軍覆滅”,從而失去了“作戰”以及“取勝”的可能。

正是朱德的這句“勝利才是第一”,使得李根源對他產生了重視,雖然那個時候,朱德小隊還是因為大部分人的反對,從而與“敵人”進行了決戰,其結果不言自明,但是僅僅就是朱德這一句話,卻已經說明了他與常人的不同。

不過,雖然如此,可是那一次之後,朱德也被其他的學員認定成了“貪生怕死,不敢於敵人正麵交戰”的膽小鬼。常常嘲笑他,不過當他們都從講武堂畢業,正式投入到軍隊中,經曆過戰爭以後,大家才發現,朱德當時的做法,才是正確的。

而在那次之後,李根源則開始重視他這一個學生,常常在課後,單獨的教給朱德一些書本以外的東西,這其中甚至包括他自己在日本的時候,看到過的許多的名將的作戰方式,包括有被日本人視為戰神的乃木希典將軍的秘密戰術方案。

這都是講武堂內沒有課程,同樣這也是十分高級的戰術方案,當時李根源把這些教給朱德時候,其實對此也是抱有賭博的心態的,因為他從心而言,並不相信朱德這樣一個講武堂的學員兵能夠正確的理解以及體會那麼高深的戰術方案。

袁克定回京的時候,非但沒有像以前一樣,大張旗鼓的通告各部,自己的回京日期時間,甚至就是連袁世凱,也是他進入國境之後,才接到電報的。其實就是在袁世凱的心裏對於也是非常疑惑的,但是作為父親,自己孩子的改變,尤其是好的改變,還總是願意主觀意識上選擇相信兩個字的。

而回京之後,最讓袁世凱不解的,還是袁克定與他交流時的那一番話。那是在一個晚上,晚飯之後袁世凱特意的找了個機會與袁克定,他們父子二人在一起,就兩個人待在書房裏。

袁克定還是老樣子,為他的父親斟了一杯紅酒,然後又給自己倒了一杯其實自己並不怎麼愛喝的洋酒。他之所以把一個自己並不怎麼喜歡的味道,變成自己的習慣,其實完全是為了彰顯自己與別人不同的身份以及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