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極其特別【十】(3 / 3)

劉顯世這樣的行為,當然使得戴戡勃然大怒,戴戡帶著自己的衛隊,荷槍實彈,怒氣衝天的趕到劉顯世的公關,當著他的手下的麵,對其破口大罵,什麼無恥小人,陽奉陰違等等,總之什麼髒罵什麼,說他反抗自己的意見,不講自己放在眼裏,同時跳過自己直接的宣布就職,這是對他個人的不尊重,同時也是對於貴州軍政機構的挑釁,他說劉顯世是一個狼子野心之輩,告訴他,不要自己為“鷹視狼顧”,想要學著司馬懿到最後將曹家的權力全部收入囊中,他警告劉顯世,要他最好明白一些,護軍使當了也就算了,但是不要有什麼非分之想,貴州的軍政大權,早晚都是他戴戡一個人的,別人想要染指的話,或許會有不必要的麻煩出現,但是他戴戡不在意任何麻煩!大發了一通脾氣之後,戴戡離開了劉顯世的府邸,而劉顯世雖然被戴戡這麼當眾的辱罵羞辱,但是他竟然一句話都沒有反駁過戴戡,其實想來也正是因為這樣,兩個人之間的矛盾才沒有進一步的激化,當然了,他們兩個人之間的矛盾還是在升級的,之所以說沒有激化,也不過就是使得兩個人沒有單麵的撕破臉皮,從而導致有可能出現的兵戎相向的地步。

在戴戡離開劉顯世的府邸之後,劉顯世這才緩了一口氣,而後對著那些義憤填膺的軍官們說道:“和瘋狗也要一般見識嗎?他說是一個鄉巴佬,那我這個鄉巴佬自然就應該明白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你們什麼時候見過鄉巴佬會和一條瘋狗正麵交鋒那?”劉顯世的這一番話,注意證明他這個人的能耐,以及心胸,或許要是戴戡也能夠有與之同樣的心胸的話,那麼兩個人的權力爭鬥,到最後可能會出現不一樣的結局吧。

這可謂是親上加親啊,而且王文華這個人腦筋比較空,處事圓滑,做事滴水不漏,而且在軍中頗有為威望,同時那,他因為常年的帶兵剿匪,所以對於貴州內部的權力爭鬥,派係區分並沒有摻和進來,可謂是一個“白身”,而也正是因為王文華的“白身”,所以也使得他成為了最理想的人選,如果一旦劉顯世能夠得到王文華的幫助的話,那麼他奪取戴戡的兵權以及政、權上,就會變得容易很多。

當機立斷,劉顯世找到了王文華,但是王文華一開始的時候,卻不是非常的願意如此,一問這畢竟是一場政、治爭鬥,雖然王文華是一名軍人,但是這不能表示他對於什麼叫做“政、治”就沒有概念,其實王文華的能力非常的強他,完全能夠真正的留在貴州的政治核心,成為其中的一員的,但是他卻沒有,反而帶兵在外,這就能夠看的出他實際上心裏是非常抵觸的,尤其是抵觸這樣的政、治漩渦。

這一次劉顯世找到他,他自然不能夠輕易的應允,因為如果他是為了要擠進政、治核心的話,那麼早在他步入仕途開始,他便如此做了,而之所以他沒有如此還不因為他不想要摻和到其中去,萬一一個不小心就成了別人的替死鬼。戴戡為了拉攏王文華,那個時候他常常的放低自己的姿態,在很多場合上稱呼王文華為“公”,並時常的對他說:“公之未來不可限量!”而且還常常的“勸導”王文華,不要妄自菲薄,不要寄人籬下,大丈夫要敢作敢為,敢為天下先等等吧,總之就是一些個奉承恭敬之話,這倒是讓王文華為此動了心,因為王文華這個人吧,怎麼說那,常言道,人無癖而不可教也,但是真的說起來,王文華這個人還真的就是沒有什麼偏好,就更不要說是癖好了。所以想要從王文華的短處上下手,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還是讓戴戡抓住了王文華的一個算是缺點,不能夠稱之為短板的方麵。那就是王文華有一些好大喜功,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戴戡要如此的奉承他的緣故了,隻有從對手的短處下手,才能夠更容易的接近他,從而使得他能夠為自己做事等等。說起來,其實戴戡對於王文華支持自己並沒有把有多大的希望,但是他明白,其實並非是非得要王文華倒戈來幫助自己,就是他不去幫助劉顯世,亦或者是能夠不那麼聽從劉顯世的調遣了,對於自己來說,就已經是非常好的局局麵了,而且戴戡實際上也是為了這樣的局麵而努力的。皇天不負有心人吧在戴戡的多番“勸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