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通電北京(1 / 2)

對於袁世凱這個人,無論是段祺瑞還是馮國璋,他們兩個人對於袁世凱雖然在政、見上或有所不合,但是實際上,他們對於袁世凱還是非常的忠誠的,尤其是馮國璋,他北洋之狗的稱號,絕不是白來的。

北洋代表著什麼?此時的北洋早已不是昔年前清時那個所謂的北洋大臣的位置了,此時的北洋,所代表的就是袁世凱,同樣的袁世凱也能代表整個北洋,或許這樣的定論並準確,但是無疑的袁世凱必然是北洋中最為傑出且無所非議的領袖式人物。

所以馮國璋忠於北洋,也就等同於他忠誠於袁世凱,這一次他同段祺瑞溝通過以後,得知了段祺瑞的想法和自己不謀而合的時候。他便決定不在猶豫,就同和段祺瑞說好的一樣,馬上的便向北、京袁世凱處,通了電話。

袁世凱接通了電話以後,很顯然的他沒想到給他打來電話的人,竟然會是馮國璋,電話才一接通,袁世凱就對馮國璋親切的問道:“華甫,怎麼想起來給我打電話了?現在這一段時間太忙,我也沒能好好的得到一個空閑,你的身體怎麼樣了,我聽說的你的老毛病又犯了,要不要讓雲台重北、京抽調幾個醫生去看看你啊?”

袁世凱對馮國璋顯得極為熱情,而且對於之前馮國璋的那些作為隻字不提,顯然的他是有意的想要和馮國璋緩和關係。而且說起來,其實袁世凱此時真的對馮國璋非常的感謝,而且他對於馮國璋對自己的情感,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現在全國上下,舉兵討袁的呼聲越來越高,而且雖然現在僅僅隻有護國軍還有剛剛加入的兩路黔軍之外,就再沒有其他的軍隊公開的與自己宣戰,其實這一切真正的原因,正如同段祺瑞所說的那樣,一切的關鍵都在馮國璋一個人的身上。

無論是那些忠於袁世凱的部隊,比如曹錕、吳佩孚等人也好,還是那些正在觀望的部隊比如東北的趙爾巽、河南的趙倜,這些人之所以還沒有其他的大動向,且沒有發生變故,一一切真的就是他們出於對馮國璋態度的不明。

假如要是馮國璋此時舉兵討伐的話,那麼自己所麵臨的結局,必然同段祺瑞給馮國璋的預料一樣,自己肯定是勝算全無的,而且這一路上那些還縱欲他為他賣命的部隊,恐怕也會因為馮國璋的名聲威望,以及他手下的二十餘萬金陵軍的威壓,從而望風而降。

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那對於他袁世凱的打擊可就太大了,而馮國璋此時雖然沒有表示站在自己的一方,而且還同五省將軍聯名宣布獨、立,可是實際上這一切不過都是馮國璋造勢的招數而已。

而他沒有揮兵而上,這才是馮國璋真正的態度,所以對於馮國璋這個人袁世凱還是非常感謝的,而且他也知道,馮國璋反對的並不是他,而是他現在所要恢複的封建帝製國體,而他與馮國璋之間的個人情感還是存在的。

而馮國璋那,對於袁世凱這樣的熱情,也並沒有多說什麼,但是雖然此時看不到馮國璋的神情,但是可以相信的就是他此時語氣中透露出來的感激與慰藉還是非常明顯的,一番寒暄之後,馮國璋說出了自己這一通電的核心。

馮國璋對袁世凱道:“慰亭,其實我給你打這個電話就是想和你說一說,看一看現在的形式吧,我真的不想看到你成為眾矢之的,落得一個千古罵名的那一天,我,哎,慰亭啊,我與芝泉真的不是……”

“我明白。”僅僅這三個字勝過一切的千言萬語,而且顯然的袁世凱是明白段祺瑞和馮國璋的用心的,但是這就是出於人性的相關考慮方式了,其實現在袁世凱在這個時候他的心裏實在不斷的權衡的。

他之所以麵對不足兩萬人的護國軍竟然會派曹錕攜帶八萬餘大軍進行鎮壓,很顯然的他是想一戰安天下;護國軍是“討袁”第一軍,而且在其他的什麼有可能出現的“衛國軍”、“保國軍”還未出現之前,如過他能以雷霆之勢將其消滅的話,那麼後續肯定就不會再出現這樣的軍隊了。

而且說起來,其實開始的時候,袁世凱在接到了馮國璋五省獨、立通電的時候,他就知道,馮國璋並不是想要對自己如何,而是馮國璋出於國體的考慮,要不然其實馮國璋根本不必如此麻煩,二十餘萬金陵軍一發動,又有誰能夠抵擋那?

再者說,其實袁世凱之所以以四倍餘敵的決然兵力優勢,也是為了防止馮國璋突然發難,當然了,他預料中馮國璋是不會如何的,但是萬事都有一個可能,假如馮國璋這一次就真的借著護國軍的進軍,同時對他展開攻擊的話,袁世凱這樣的部署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八萬餘大軍是浩大的軍費開支才能夠支持的,而且說起來以現在的角度來看,袁世凱的北洋軍是正規軍,而蔡鍔的護國軍更像是揭竿起義的義軍,所以對於義軍來講,悍不畏死,勇往直前,直到達到了最開始的目的方才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