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溝通(1 / 2)

遠在南京的馮國璋雖然現在此時他的名義上的權力被袁世凱架空了但是因為他之前聯名五省都督已然宣布了獨、立所實際上他還是手握重兵的。不過雖然他反對袁世凱稱帝,但是他卻不想與袁世凱兵戎相見。

這期間,從蔡鍔正是宣布舉兵討袁開始,他手下就有許多人勸說他由南京起兵,直接向北、京發動進攻,而且還向他陳說利害,他的軍隊肯定是比蔡鍔的護國軍要精銳的多,而且人數上也有絕對的優勢。

其實不單單針對於護國軍來說,就是放眼天下兵馬能夠超過馮國璋手下不對的實在是寥寥無幾,而且出於南京的特殊地理位置,所以要是馮國璋出兵的話,那麼一定會在蔡鍔之前打到北、京。

而且說起來,馮國璋其實也明白,雖然蔡鍔號稱護國軍,但是實際上馮國璋真的不相信如果此時袁世凱作廢稱帝的詔書而且自動宣布退位,恢複共、和製的話,即便如此,估計蔡鍔進軍的步伐也不會任何的猶豫。

所以也是因為這樣,他的手下才勸說他也就此發兵,借著護國軍的名義,兵發北、京,奪取政、權,不過這卻被馮國璋否決了,而且那些人還對他說,要是他馮老出兵的話,恐怕這一路上都是兵不血刃的。

無論是哪一鎮的將軍、護軍、巡閱使、都督相比介於馮國璋的威望不說前來投降倒戈吧,至少也不會,當然了也是不敢出兵阻攔的,可是就是這樣的情況下,馮國璋還是不願意與袁世凱兵戎相見。

每每有人提及此事的時候,馮國璋總會說:“我與慰亭之交,生死不改;雖此時慰亭有所非議,也不過就是他被什麼迷住了眼鏡,要說稱帝之舉是慰亭之錯,倒不如說這就是楊度那群籌安會的混蛋文人才是禍根。慰亭不過就是被他們蒙住了眼睛,討袁,不若討伐那些混蛋,而討伐那些混蛋有如何用得上盡起大軍那?蔡鍔之輩,雖號稱護國,然,又何人能保證其不是想借勢取利那?護國,誤國皆在一念間啊。我馮國璋,不護國,卻也絕不誤國。”

先不說蔡鍔到底是護國還是誤國,總而言之從馮國璋的這番話中不難聽出他對於袁世凱的情感,同樣的也不難看出他對北洋政、府的態度,而且他的言語中還表現出了對於蔡鍔護國軍的一些看法。

當然了,這一番話什麼都代表不了,絕不是他馮國璋說蔡鍔護國誤國一念間就真的是這樣,和肯定這就是他拒不出兵的借口罷了,但是有一點確實要說一下,那就是雖然馮國璋拒不出兵,但是他卻沒有阻止過與其聯名的其他將軍們出兵。

不過他馮國璋不出兵,想來那些將軍也不敢輕易用兵,但是有人對此也是頗有微詞的,他們認為馮國璋即為北洋重臣,就該對北洋政、府承擔起必要的責任,現在袁世凱稱帝的行為顯然是推、翻了北洋政、府的政、權。

號稱最忠誠於北洋的馮國璋在此時表現出這樣的一番態度,顯然是對於北洋政、府的一種不負責任。這樣的非議確實讓馮國璋無話可說,對於這樣的言論,他真的就是無力辯駁的。

而起說起來,在聽聞了新場、敘府之敗後,馮國璋也認識到了自己確實應該做些什麼了,而且在加上今晨的通電,那份貴州護軍使劉顯世宣布貴州獨、立的通電,讓馮國璋也意識到了這確實就是他該做些什麼的的時候了。

其實馮國璋的話中,雖然是他拒不出兵的借口,但是卻也有他真實的想法,那就是馮國璋真的認為,袁世凱稱帝的行為就是因為楊度等人的耳旁風才導致的,其實他對於楊度等人真的是憤恨非常的。

而起他也說了,討袁不如討伐楊度等人,這也是他內心的真實想法,而且他知道,即便真的是袁世凱自願稱帝的話,那麼隻要將楊度等人除掉,那麼肯定會給袁世凱帶來壓力同時也能夠讓他明白稱帝的行為是要找到天下討伐的。

也許那樣的話,或許袁世凱就會通告天下,廢除那所謂的稱帝電文,當然了因為楊度等人已死,所以也大可以把一切責任都推到那些死人的身上。這樣的兵不血刃的方式,使得袁世凱退位,重新恢複共、和製度,其實才是最好的選擇。

馮國璋看問題的角度就是與其他人不同,在加上現在的形勢的壓迫,馮國璋終於決定要做些什麼了,不過在此之前,他卻還要給段祺瑞通上一個電話,因為自從段祺瑞辭去了陸軍總長的位置之後。

就一直老老實實的把自己“藏”了起來,當然了,段祺瑞肯定不是像小孩子躲貓貓那樣把自己藏了起來,而是他在政、治、軍事上變得透明了,好想他這個人從來就沒有參與到其中過一樣。

馮國璋給段祺瑞大區的電話接通了,電話另一端說道:“這裏是段公館,請問找誰?”馮國璋對於這個聲音肯定是不陌生的,馮國璋嘴角一挑,對著電話的聽筒說道:“是又錚吧?我是馮國璋,芝泉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