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曹錕之怒(2 / 2)

之前何豐林指揮率領伍祥楨對敘府城以及大江口等地發動的四線反擊其實就是出自吳佩孚手的。說起來這個吳佩孚也是一個傳奇人物了,吳佩孚是文人出身,曾是光緒二十二年的秀才。

由於掀反鴉片台指責男女同台演戲,吳佩孚被革去秀才功名,避禍外逃,冬天到北京,以寫純良、卜卦為生。光緒二十三年春,吳佩孚得堂兄吳亮孚資助投天津武衛左軍聶士誠部,在管帶沈某處任戈什哈,受知於文案郭旭棟。光緒二十七年2月,吳佩孚考入開平武備學堂步兵班。9月袁世凱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將開平武備學堂遷到保定,成立“北洋速成武備學堂”,吳佩孚放棄進學堂繼續學習的機會,投天津陸軍警察隊任正目,旋升額外初等官職。

光緒三十年日俄戰爭期間,日本使館副武官青木宣純與袁世凱麵商日中聯合組織情報機構和招募東北“馬賊”等事宜,袁從北洋軍中挑選數十名精幹士官,與其組成了聯合偵探隊。這些北洋軍官大多畢業於保定陸軍速成學堂測繪科,故工作頗有成效。

吳佩孚原是北洋督練公所參謀處軍官,參加日軍的諜報活動後,幾次進出東北,其間曾被俄軍俘獲,但拒不招供,被判死刑後跳車逃生,戰後晉升上尉軍銜,日軍授勳以資表彰。光緒三十二年投奔清軍第三鎮統製曹錕,以其才智和靈活,逐漸得到曹錕的賞識和重用,並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吳佩孚是一個投筆從戎的秀才,不過他這個秀才做的不怎麼樣叫人革去了功名,可是參軍之後的吳佩孚,卻是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民國元年二月十二日,清帝溥儀退位,二十九日,在袁世凱授意下,曹錕第三鎮假造兵變,嚇走四位迎接袁世凱南下的專使,吳佩孚隨同行動。九月改任中、央陸軍第三師第六旅炮兵第三團團長,駐南苑。民國三年十二月十二日,袁世凱稱帝,二十一日,袁世凱下達“賜爵令”,曹錕被封為一等爵位。同時吳佩孚被曹錕提升為第六旅少將旅長。

也就是現在吳佩孚的職位,一說吳佩孚這個人是跟隨著曹錕發跡的,當然了,其實這也不能說就是曹錕偏心與他,實在是他這個人掙得多有雄才大略,而且能過被曹錕稱之為帳下第一大將,顯然這絕不是一個浪得虛名之輩。

而且僅僅就從他之前設計的那場反擊來看,不單單是對於他這個人戰術上的一種表現,同樣的也是對於他這個人的反應速度上的一種體現。不過顯然的,雖然你吳佩孚的反擊計劃做的非常好,而且也沒有給蔡鍔以喘、息之機。

但是結果上,還是北洋軍落了一個兵敗的下場,看著那一份戰報,其實吳佩孚也非常的納悶,自己的計劃可以說的上是天衣無縫,而起勢若雷霆,說起來,就是自己安排到大江口位置的那一處伏兵。

可謂是他全部計劃的亮點,要是換了其他人未必就能看得出蔡鍔的想法,可是之所以他的計劃還是失敗了,全是因為他用人不淑啊,看著曹錕此時的樣子,吳佩孚也不知道說什麼是好,不過他知道這個時候他是必須要說些什麼的。

吳佩孚對曹錕道:“大帥,這次計劃的失敗,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樣吧,我軍已經連敗兩陣了,決不能在有任何的失誤,這樣吧,大帥,我到前線去,我去指揮前線作戰,請大帥放心,我吳佩孚絕不會臨陣脫逃,誓死與叛軍決一個高低!”

“哎!”曹錕一哼,看了看吳佩孚,隨後無奈的搖了搖頭,對他說:“算了,子玉啊,你還是現帶在我的身邊,你是我的第一大將,現在還不能把你這個玩牌用出去。”說罷,曹錕笑了笑,便走到了辦公桌的另一端。

其實說起來曹錕這話並沒有說完,他隻說了一半而已,還有半句就是“你是我手下的王牌,誰都能敗,唯獨你不能敗,現在戰鬥才剛剛開始,要是這個時候你就衝到前線去,萬一你也失敗了,那咱們的大軍可就真的兵敗如山倒了。”

吳佩孚當然能夠理解曹錕此時的想法,不過他卻沒有說出來,因為有些話有些事,看得明白透徹就可以了,要是說出去,反而會有麻煩;吳佩孚看著曹錕也沒有在說什麼隻是有些自責的搖了搖頭,而後便離開了。

一九一六年,一月二十七日,也就是蔡鍔占領了敘府後的第六天,本就因為兩戰皆敗怒火中燒的曹錕,又接到了另外一個注意讓他盛怒到想要發狂的消息,那就是貴州護軍使劉顯世。

就在今天一早,對外正式宣布了貴州獨、立!同時派出兩路黔軍協同護國軍作戰,同力討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