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非廣闊的土地上,尼羅河由南向北,傾瀉而下,注入地中海。『言*情*首*發www.Klxsw.com古代埃及人活動的範圍,就是南起尼羅河第一瀑布,北至尼羅河三角洲的盡頭,全長約一千二百餘公裏的狹長地帶。南部自尼羅河第一瀑布至開羅的狹長穀地,稱為上埃及;北部自開羅至地中海沿岸的三角洲地區,稱為下埃及。
尼羅河每年定期泛濫,不僅使河流沿岸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沉澱下來的淤泥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促進埃及地區農業的發展。古代埃及居民由東非和西亞的不同人種融合而成,語言屬塞姆·漢姆語係。
埃及是人類曆史上最早出現階級和國家的地區之一,並較早建立奴隸主階級的中央集權**統治。法老掌握全國土地和水利灌溉工程,殘酷剝削壓迫奴隸以及廣大平民。人民群眾為反抗奴隸主專政,多次掀起偉大鬥爭的風暴,推動曆史前進。
根據古埃及史家馬涅托的記載,過去把美尼斯統一(公元前三千年左右)至希臘征服(公元前332年)為止的埃及曆史,劃分為三十一個王朝。後來資產階級學者又把古埃及史分為早期王國、古王國、中王國、新王國、後期埃及等幾個時期。
統一國家的形成大約在公元前四千年代初,尼羅河流域進入金石並用時代,原始公社解體、奴隸製國家逐漸產生。最初出現的小型國家,古埃及人稱之為“塞普”,是由若幹農村公社聯合而成的。當時在尼羅河流域約有“塞普”四十個左右。每一“塞普”有自己的圖騰、主神和軍隊。以前由選舉產生的軍事酋長,這時已經變為世襲的國王,擁有軍事、審判和宗教的最高權力,在少數奴隸主貴族協助之下進行統治。
各“塞普”之間進行了長期混戰以後,大約於公元前四千年代中期,在北部形成了下埃及王國;在南部形成了上埃及王國(也許隻是幾個“塞普”的聯盟)。上、下埃及之間經常發生戰爭,通過不斷的戰爭,上埃及最後征服下埃及,形成統一國家。過去認為這是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由國王美尼斯完成的,他被認為是第一王朝的第一個法老。現在看來,這個統一的過程拖的很長,它在美尼斯之前已經開始,最後鞏固已是第二王朝(約公元前2890——2686)末年。
統一了的埃及國家是奴隸製國家,曆代法老通過對下埃及的征伐和對外戰爭,獲得了許多戰俘奴隸。第一王朝有一個法老一次便獲得了六千名俘虜;而另一法老自稱在對下埃及的戰爭中擄獲了十二萬名俘虜。奴隸多用於王室農莊及其手工業作坊中,另外也發現有殉葬的奴隸。
古王國時期的社會狀況第三至第六王朝,曆史上稱為古王國時期(約公元前2686——2181)。
從第三王朝起,定都孟斐斯,生產力逐漸發展。這時已有了牛拉的原始木犁。新出現了用以擊碎土塊和平整田地的木耙以及金屬鐮刀。銅工具主要是手工業工匠使用。盡管已經知道了熔鑄的簡單方法,工具仍多為鍛打。在運輸方麵,主要是牲畜拉的小橇,但已知牛拉的輪車,毛驢則用以馱運。尼羅河上也用船隻運輸。
農作物有大麥、小麥和亞麻等,並種植油橄欖,葡萄以及各種蔬菜。
奴隸製有所發展,奴隸的重要來源仍是戰俘。第四王朝有的法老一次曾擄獲七千名努比亞俘虜;而另一次則俘得一千多名利比亞人。第五、六王朝的對外戰爭中,也奪得了許多俘虜作為奴隸。王室和貴族的農莊都使用奴隸勞動,一些奴隸也用作家庭仆役。
農民是奴隸主階級剝削的重要對象。早從第一王朝開始,法老就經常派人清查全國的土地,人口,牲畜和一切財富,以確定租稅數額,征收租稅。此外,還經常征發人民,修築宮殿,建造金字塔等。王室和貴族的農莊中,也征調農民勞動。農民如果繳不出稅,要遭受鞭打或監禁。由於租稅和徭役繁重,許多農民破產,失去土地,淪為依附人。以法老為頭子的剝削者和壓迫者——奴隸主階級,和受剝削壓迫的奴隸、貧苦農民和手工工匠,是古埃及社會對立的雙方,進行著不斷的你死我活的鬥爭。
奴隸主**國家的強化,古埃及國家很早就把統一管理水利灌溉作為自己的重要職能,設專人觀測、記錄尼羅河水位,時常征調人力,開挖水渠,興修水利工程,以擴大耕地麵積。這一切都是為了加強剝削,但客觀上有利於生產的發展。由於統一管理水利工程,促使埃及較早形成中央集權國家,古王國時它已相當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