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板,你老放心。我一定按照你的吩咐,把事辦得妥妥貼貼。”陳皮南拿上銀行卡,笑眯眯地塞進口袋,“要沒什麼事,我就回去了。”
獨眼龍揮揮手:“去吧,去吧!”
陳皮南轉身離開了李海發的辦公室回所裏。一到辦公室剛坐下就打開電腦,著手製作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拍賣出讓公告。
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公告製作有許多彎彎繞,外行很難搞得懂,主要是在土地用途、容積率、建築密度、現狀土地條件等方麵做文章。這一套把戲,陳皮南輕車熟路。國土資源部“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規定”,隻要求公告宗地基本情況和招拍掛的時間、地點。基本情況很籠統,容積率、建築密度等內容寫與不寫都不違規。況且,土地出讓公告是否規範,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從來就沒有來監督過。他很善於鑽政策的空子,該宗出讓地如果事先沒有暗定競得人,他就按規劃指標和現實情況,如實在公告欄標出來。如果事先暗定了競得人,他就把土地用途本來是商務用地和住宅用地,就隻寫住宅用地或者寫中、小戶型住宅用地;容積率按土地用途分類有兩種的,就寫最小的容積率或者不寫;綠化率、建築密度有時寫有時不寫;現狀土地條件欄空著。
大凡房地產開發商在拿地前,都比較注重土地用途、容積率、建築密度、現狀土地條件等規劃指標。因為這些指標,在房地產開發中直接關係到土地所占的成本比重。這樣的公告,不知內情的房地產商看了後,第一感覺是住宅用地沒商服用地開發的利潤不高,中、小戶型住宅用地與安居工程差不多,利潤低又有勃於當前住房消費時尚;第二感覺是容積率低,土地在商品房中占的成本就高;第三感覺是公告中沒有標明建築密度和注明土地現狀條件,這就存在不確定性。公告上這麼多的問題,大多數開發商看了後就不會有多大的興趣。在公告的字麵上,就嚇退了一部分想拿地的客商。少數不到黃河心不甘的開發商,必然要到土地事務所來谘詢情況,陳皮南自然還有一招對付他們。
招拍掛出讓公告有現成的,陳皮南從電腦存盤調出來,把時間、編號、地點、麵積、綠化率、保證金等內容更改一下,政府廣場三號地的拍賣出讓公告就製作完成。第二天上班時,他拿著公告送給分管的副局長許婷婷和局長杜長林審閱。副局長和局長心照不宣,杜長林二話沒說,“唰唰唰”就在上麵簽上同意發三個字。
出讓公告在什麼平台發布,這裏麵也有明堂。國土資源部對宗地出讓隻要求向外公告,沒有規定公告發布的具體平台。省國土資源廳規定土地出讓要在中國土地市場網、本地媒體、單位門戶網站發布公告,在土地有形市場張貼公告。陳皮南將三號地塊的出讓公告,隻在上級規定明確的中國土地市場網、單位門戶網站發布和辦公大樓下麵張貼。上麵萬一檢查起來,他也有理說,公告在明確規定的平台發布過呀,至於不在省、市、縣的報紙、電視台及省、市國土資源部門的門戶網站公告,一是上級沒有明確規定,二是為了節約開支。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看得爽了賞個錢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