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江南(2 / 2)

那是一塊很精致的玉佩,絲絛巧結穿過一塊秋葵黃玉璧。玉璧正麵雕著龍鳳呈祥的圖案,龍鳳間隱著一個“尚”字,其下祥雲中還有個“十”字;反麵淺淺地刻畫著流雲百福的圖案,正中鐫著“福壽安康”四個古篆,下麵還有行小字:“崇武二十三年三月初三”。

這塊玉璧是當年先帝在皇上周歲時賜下的,皇上先是掛在頸上,後來係在腰間,貼身戴了二十年,在那年與林夫人分別時,隨手解下掛在了朔皇子的頸上。這是他決不會認錯的物件,別人縱使要造假,也無從造假。

“咦,這塊玉佩什麼時候掉了?叔叔,這是我的。”齊朔不知什麼時候安撫好了那個小女孩,看到了杭書彥手上的玉佩。

杭書彥強按下紛繁的心緒,勉強笑著讚歎:“這玉佩真漂亮。”說著留戀的遞了過去。

“是啊,我娘說,這是我爹當年留下的。”齊朔接過玉佩,不好意思的說,“不然,就可以送給您了。”

杭書彥笑了下:“我隻是看著它漂亮,多看幾眼,要這個做什麼,我向來不喜歡帶這些玩意兒。”

齊朔期期艾艾地說:“本來是該帶你去見我娘,讓我娘謝謝你,可是,我娘前幾天和舅舅出了遠門,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而且,我也不想讓娘知道這件事,讓娘傷心。娘隻要提到爹就會很難過。”那麼,那時看到的並不是他娘,這就說得通了。

林夫人和朔皇子都還活著,上天真會開玩笑!

齊朔抬頭道:“對了,還沒請教您的尊姓大名,也沒問您家住哪的。”

杭書彥仔仔細細地看著他:“您不必把這點事放在心上,如果一定要知道的話,我姓杭,名書彥,金陵人氏。”

“杭書彥。”齊朔輕聲的念了兩遍,然後抬頭笑道:“我記住了,對了,您不是杭州人氏,那您現在住哪?幾時離杭,說不定我娘還能見到您。”

杭書彥微笑著搖搖頭:“這沒什麼,以後有機會再見吧。”他急著回去稟告這件大事。

“您一定還有要緊事吧,那我就不耽誤您了,這賜多謝您了,以後定當登門拜訪。”齊朔很懂事地道,“對了,差點忘了告訴您,我叫齊朔,家父諱石——娘一直說爹還沒死,不準我稱‘先父’。”

都對上了,沒有一點差錯。

杭書彥心潮澎湃,麵上卻不敢露出什麼不對勁,笑眯眯地和他再說了幾句話,就托辭別過,隨即召來護衛。立時飛騎回京。

齊朔,朔皇子,多麼乖巧懂事知禮的孩子啊,夫人教導得真好。聽他一聲聲地說著“您”,他深感惶恐、慚愧。

他是臣啊。

是他害得他們夫妻父子離散十年,分隔兩地,不知生死,他怎擔得起一聲“謝”?

如果不是他……

他回想起那一年,雪下得很大的那一年,那絲帕上的血跡……

如果不是他……

他犯下了多大的罪啊!

他差點弑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