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母妃發泄一通,赫連錦才安慰她。
那日的談話,隻母女二人知道,赫連錦的生母原是準備以命相逼,讓國王放棄拿赫連錦和親,可聽了赫連錦的話,她卻覺得和親未嚐不可。
於是赫連錦就踏上了這和親的路。
她不是不諳世事的公主,她背地裏做了很多事。
所以連她父王派來的使臣之中也有半數的人聽她命令。
柳州堯那個病秧子是她自己挑的,她可以暫時和親,但不會一直安分的陷於宅院之中,她有自己的鴻鵠之誌。
她早些年機緣巧合認識一位醫術奇高的遊士,遊士贈了她許多救命藥,其中就有治療先天體弱的良藥,那藥起碼能讓柳州堯壽數增加十年八年。
這藥加上她最大的殺手鐧,她有把握讓柳州堯和柳家配合她,放她自由。
……
封瀚海和柳丞相拿到郳國人口數額,倒不是很擔心。
那些有封地的皇室宗親何其多,安排這五萬人並不難。
隻是哪些人去誰的封地就得仔細斟酌了。
兩天後,皇帝的禦桌上擺上了封瀚海和柳丞相二人署名的奏折。
上麵詳細的說明了那五萬郳國人口如何安排。
郳國國王的子嗣不多,後妃也不多,攏共才有十幾人,但其還有三位兄弟,他們又各有家室,林林總總五六十人,一個宅子是塞的下的。
京中那些不曾分家的世家,不也是幾十口人住在一起?
除開王室成員,還有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員及其家眷,約莫兩千多人,這一批人全部送去大長公主的封地。
大長公主是當今陛下的親姐,當初輔佐陛下登基有功,且其才能不輸當今陛下,若是當初她有意自己掌權,讓陛下做個傀儡也是能成的。
隻是她自己無心皇位,盡心教導皇帝,將其送上高位,便領了封地逍遙去了。
這波人交給大長公主,有本事的不會被埋沒,有異心的不會有機會作亂。
剩下的四萬多人,均分去了陛下的兩位皇叔、三位公主姑姑和三個兒子的封地。
如此分配,皇帝也比較滿意,但這法子是幾位大臣聯想出來的,除了他們幾位之外,其餘人並不清楚。
所以第二日早朝皇帝當著所有人的麵將這事說了,其餘人也沒什麼意見,就按這法子辦。
皇帝召見了郳國的使臣,將大梁的決定告知了他們,讓他們回去同郳國的國王商議是否同意。
若同意,很快就會有人將他們領到該去的地方,若不同意,他們便繼續在自己的國土生活。
有了決策,使臣便不再耽擱,當天就收拾收拾回了郳國。
但因為和親還要繼續,所以隻走了幾個使臣,還留了幾個在京城。
赫連錦和柳州堯的婚事在他們逛街之後沒幾天就定下了,再過半月便是二人成親的日子。
雖然是赫連錦自己選擇的柳州堯,但是柳州堯總覺得自己這病弱的身體有些對不起她,心裏有幾分愧疚。
從前柳州堯身子骨不好,又是家中最小的,家裏人什麼好東西都往他院子裏塞,但他除了用些藥材,其餘的全都用不上,所以他的私庫裏有不少的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