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下午俞景元回來,封瀾語把看見柳州堯陪著那個公主逛街的事情說了一下,然後問:“那個公主看上柳州堯了?”
“今日一早使臣才進宮麵見了皇上,他們就逛上街了?動作倒是快。不過這這麼多的王孫公子,選了柳州堯實在讓人想不通。”
“或許是柳州堯體弱,挑了他來表示他們的忠心?”
“也不無可能,不過咱們不用操心這些,這些事讓陛下自己去煩吧。”
皇帝此時確實很是煩躁,自見了使臣之後,他的腦子就沒歇過,一直在想對策。
那公主點名要柳丞相家的病秧子,這事兒倒是極好辦。
柳州堯的身體骨是真的弱,本來柳家就不打算給他娶妻,隻好好將養著,能活一天是一天。娶個那個公主回家供著也行。
難辦的是使臣提出來的另一件事。
郳國是個小國,還不如京城大。人口也不多,因為靠海,整個國家幾乎都是靠海產為生。
前不久遭了海難,死了不少人,皇帝知道這個事,派人送了些賑災的物資過去,但也隻是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郳國的國王思慮良久,決定向皇帝請求,讓他們舉國搬遷進大梁的國土生活。
他們願意舍去自己的國家,往後徹底成為大梁的子民。
這才打著和親的名義派了使臣前來商議。
這事著實不好辦,郳國受難是事實,其環境也無法更改,若是強硬拒絕,必然會引起其他屬國的不滿。
但將人放進來,若是他們有異心,豈不是為他們大開方便之門?
都成了大梁的子民了,那自然要和其他人一樣對待,到時候郳國的人滲透入大梁的每一個行業,再想動搖大梁的根基豈不是易如反掌。
這些煩心事自然不能自己一個人操心,皇帝將幾位大臣招進宮陪他一起煩惱。
幾個大臣知道郳國此次來人的目的,確實煩惱,這些屬國要麼是被打怕了要麼是被震懾了才願意向大梁俯首稱臣,背地裏有無二心誰能知道!提出這種要求來,不是為難人嗎?
幾位大臣陪著皇帝幹坐了一天也沒個對策,但天都黑了,皇帝也隻得放人離開。
讓他們回去好好想想,想個對策出來。
幾位大臣回到家都唉聲歎氣的,躺上床了都毫無睡意。
第二天要上朝了也毫無頭緒,在宮門口遇上,看著彼此的黑眼圈又免不了歎氣。
皇帝看見他們的樣子還有什麼不明白的,這是沒想出招來唄。
所以皇帝幹脆趁著早朝將事情說了,讓所有人都知道,讓所有人替他想辦法。
幾天之後,柳丞相和封瀚海作為代表進了宮中。
得知他們二人求見,皇帝很是高興,這是想出辦法來了。
“二位愛卿想來是給朕帶了好消息來。”
柳丞相說:“臣等商量了許久,定下了一個相對比較合適的決策。”
“愛卿請講。”
“郳國人口不多,又在海難之中喪生不少,更是所剩無幾。如今郳國的百姓隻求活下去,而且百姓隻求安居樂業並不在乎受誰管理。所以百姓很好安排,將他們分到各皇室宗親的封地去,由他們管理便可。至於郳國國王,給他封個爵位,不給實權,將其和其子女放在京城,陛下親自看著他們,必然翻不出什麼風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