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國家造就偉大的人民,偉大的人民其興旺發達不是因為財富與力量,而是因為有一個社會在促使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

——林頓·約翰遜

在波濤洶湧的太平洋蔚藍色的海水中,屹立著一片土地廣袤的新大陸,這就是美洲大陸。200多年前,由一幫敬虔的清教徒在這個大陸的北部建立了一個全新的國家——美利堅合眾國。200多年後,這個國家已經發展成這個星球上唯一僅存的“超級大國”。

自從哥倫布的足跡踏上這一片神聖的土地開始,就注定了它輝煌的曆程。

美國作為獨立國家的曆史始於1776年。建國後的100年間有了迅速發展。19世紀80年代,成為世界頭號工業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獲得很大利益,經濟急劇增長,變為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美國具有高度發達的現代市場經濟,其勞動生產率、國內生產總值和對外貿易額均居世界首位,有較為完善的國民經濟宏觀體製。

美國在2007年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794萬億美元,這幾乎是世界GDP前10名中日本、德國、英國與法國的總和,且略高於歐洲聯盟所有成員國GDP的總和。

美國還是世界第一軍事大國,美軍現役部隊人數約140萬人,其中陸軍50萬人,海軍和空軍各35萬人,海軍陸戰隊18萬人。美國在世界數十個國家和地區設有數百處軍事基地,海外駐軍約28.78萬人。美國年度國防預算開支在4000億美元以上,占世界軍費開支的50%以上。

美國還擁有世界上超一流的高等院校,世界排名前500名的大學中,美國占168所,其中前20名中,美國占17所。

這樣一個新興的國家,骨子裏卻有著崇尚武力的因子,在美國獨立後到現在的伊拉克戰爭,共發動過70多次對外戰爭和侵略,共參加了大大小小的戰爭和武裝衝突近200次。除了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外,美國基本上都是勝利者,而每次勝利都給他們帶來了大小不同的回報,由此而形成了美國人的一種戰爭經濟觀:戰爭是國家最好的一種戰略性投資。

有人說美國的崛起靠的是戰爭,在世界大戰期間作為一個沒有受到戰爭波及的國土,大發戰爭財。戰爭作為一種高烈度活動,效果立杆見影。所以在建設國家之餘,很多決策者都會把戰爭作為爭取先機的手段來運用。相對的,多數國家則把擁有足夠的武力當作避免被別人取到先機的應急措施。於是不管如何應用武力,隻要國家武力的存在仍然必要,總得采取些方法讓別的國家知道自己有發起戰爭的能力。這最好的方法莫過於進行一兩場小規模的實際戰爭。

美國人自己認為他們的本質上是一個良性的霸權,沒有像曆史上那些邪惡霸權那樣濫用自己的武力,達到威懾和掠奪的效果。而且美國人認為他們能夠為國際社會提供彼此受益的和諧公共秩序。所以美國人在全球範圍內到處充當世界警察和保護者,從中也獲取利益回報。他們認為維護和平最好的辦法就是動用軍事力量。比如:轟炸南聯盟、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等。今後美國將繼續以“人權高於主權”、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相關技術的擴散、打擊恐怖主義等為由,強化對外軍事幹預。

在生活習俗和與人交際方麵,美國人熱情直爽,不拘小節,性格外向,他們的風俗禮儀非常與眾不同。美國是一個時間觀念很強的國家,無論什麼活動都是按照預定的時間開始,遲到是非常不禮貌的,即使是簡單的打個電話,對方都會很高興地同意在盡短的時間內見麵。

禮尚往來,也是美國人的習慣,但是他們不喜歡接受過於貴重的禮物,法律也規定禁止送禮過重,還有就是美國人不看重禮品本身的價值。從家鄉帶去的工藝品、藝術品、名酒等是美國人喜歡的禮物,除節假日外,應邀到美國人家中作客甚至吃飯一般不必送禮。

這樣一個有著超強的軍事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成熟而繁榮的市場經濟、堪稱楷模的民主政治、自由富足的國民生活的國度。對於大洋彼岸的我們來說,顯得既好奇又陌生,更多的是羨慕。要了解一個國家,就不能隻停留在膚淺的物質層麵,或者是隻停留在自己主觀的見解上麵,這樣的想法是不合實際的。那麼到底是什麼文明使這個國家擁有如此強大的力量和影響力,是什麼基石墊起了這個國家的宏偉上層建築,這些都要我們拋去表麵的現象,到它的文明深處去一探究竟。

本書用短短十多萬字的篇幅,簡明扼要地勾勒出了一幅氣勢恢宏的美國曆史畫卷,讓廣大讀著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美利堅文化獨特的魅力。希望通過讀這本書,能夠讓讀著對美國文明有一個客觀的、明晰的認識,並從中學到美國人的處世風度和獨特的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