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廷上交鋒(1 / 2)

一夜之間,京城留言四起,百姓之間人心惶惶,都說西南恬親王意圖不正,翰林院老臣整天說這個不端那個不好,輪到恬親王就無話了,看來天下很快就要易主。說書的也不敢多論政事,隻撿了些江湖故事說說。

孟維莊早朝時便見風向不對,皇上顯而對翰林院頗多不滿,早朝時多多針對,眾人皆不敢出大氣。

金鑾殿上方罩著烏雲是任誰都瞧的出。

頗多不順,快到下朝時分。

皇上右中指敲打著金案,眼光所及之處,群臣像都篩子似的不敢抬頭看他。

“平日裏都養了群廢物!你們當真無本可奏?翰林院也無話可說嗎?”

孟維莊朝前探去,以沈老為首的老學究們,挺直了背杆,在聖上的厲聲責問中不言不語,在孟維莊的眼中就如同風中的蠟燭,他們再硬,硬不過天子。自以為不言語,就是保持了他們的正直,樹欲靜而風不止,恬親王是天下的功臣,亦是聖上的忌諱,翰林院堅持著不參恬親王一本,更是撥了聖上的逆鱗。

孟維莊複又低下頭去,可是猛的她又抬起了,正對上何獨的眼神。

不好!

他竟要去觸這個黴頭。

不能!

“稟聖上,臣有本參奏。”

滿朝文武盯著孟維莊,太子的眼神倏地就冷下來了。

“臣是翰林院孟維莊,今參恬親王在西南不安分,令西南版圖不穩,且有不明意圖,現下京城人心惶惶,百姓不能安居。”

“臣參恬親王意圖不軌,以下犯上。”

沈老立時站出來,“皇上,切莫聽孟維莊一麵之詞,恬親王乃是跟著先帝打江山的功臣,切不可因謠言而壞了皇上同恬親王的關係。”

“沈大人此話有偏差。恬親王是跟著先帝打江山,可是將封他為西南候已然是對他極大的榮耀,若二十多年還不夠,那沈老的意思是不是要把這整個江山都送與他,才是對的起他那樣的大功臣!”

“你!惡言相向!皇上!臣絕無此意!”沈言禮跪在殿下,聖上此刻不說話了,眯著眼睛思慮。

“孟維莊,以你之意,該當何如?”

“皇上,臣以為,沈老說的也不無道理,恬親王既是功臣,我們應該先禮後兵,先派八百裏加急,將此事告知恬親王,一並送去皇上的附安詔,表明聖上相信他絕無二心,如若他真無二心,收到此詔後必定感恩戴德,上書表明心跡,如若真有二心,聖上也立時可知,不管何種情形,都在聖上掌握之內,早作打算。”

“哈哈哈,孟維莊你甚的朕心,看來在翰林院,你確是有所進步。”散在眾人腦上的烏雲散去,尤其是翰林院眾人都鬆了一口氣。

“那眾卿家有什麼好的人選提議,此去西南任務深重。”

“臣以為,孟大人最合適不過。”孟維莊看向沈言禮大學士,薑還是老的辣。

“皇上,翰林院中人才輩出,其中以孟維莊最為突出,他雖年輕,但有膽識有謀略,相信鍛煉鍛煉,將來必可以為聖上效力。”

沈老一出此言,他一派的老臣紛紛附和。孟維莊心想,看來這一趟是逃不脫了。

“回父皇,兒臣以為孟維莊雖然聰慧,但是經驗欠缺,一人不足以擔此大任,不若再另擇賢才,力求此事完善解決。”

太子出麵,沈老再不好言語,兩人的上次交鋒還曆曆在目。

“那太子以為有好的人選嗎?”

“稟聖上,臣願自薦,同孟大人共赴西南。”

孟維莊恨不得都哭了,他,他怎麼這般冥頑不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