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係統
“智能機器人”專家係統是一個計算機程序係統,但它和傳統的計算機程序不同,是“在複雜領域內求解問題的高性能的程序”。所謂複雜領域,是說領域的知識複雜而龐大,往往具有不確定性和判斷性(經驗性)的特點。所謂高性能,是說程序的功能與效率可以同該領域最好的專家相比。這種領域的問題,過去隻有該領域的專家(“人類專家”)根據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才能解決;而今天人們要把專家的知識和經驗編碼入計算機,使它能模仿專家的推理過程,對問題給出專家水平的解答。因此專家係統可以說是“人工專家”。而且它可以模仿不止一個專家,它可以模仿多個專家協同地求解問題。
在我國,石油、地質、醫療、農業、工業、氣象等部門,“七五”期間共開發出26個實用的專家係統,其中10個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中科院合肥智能所研製的施肥專家係統,針對性強,效果好,在全國15個省的70多個縣推廣應用,增產糧食5N5億千克,棉花7N7萬擔,節省化肥25萬噸,為農民增加收入4億元。
專家係統應用在軍事上的著名實例是在1991年初的海灣戰爭中。當時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遇到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怎樣盡快地把大量的軍隊(約50萬人)和物資裝備(約130億磅)從美國和歐洲運到沙特阿拉伯境內。政府資助的一個小組在6個星期內開發了一個規劃專家係統來規劃運輸工作,大量的SUN工作站運到了沙特。由於使用了專家係統,使得重大的運輸任務如期完成。軍事空運司令部司令漢·約翰遜上將不無得意地說:“曆史上還沒有哪個國家運送物資和人員能這麼多、這麼快和這麼遠。”
專家係統創始人之一、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埃·費根鮑姆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對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專家係統應用情況做了一番調查研究,他總結說:幾乎所有的專家係統至少能將人的工作效率提高10倍,有的達到100倍甚至300倍;使用專家係統節約了大量的資金,如著名的DEC公司的用於計算機組裝的係統XCON,每年為該公司贏利1N5億美元,一些小型的基於PC機的專家係統每年也能節省1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