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快開始懷疑人生啦?”笑著拍拍她肩,“別泄氣,我覺得你會成為一名優秀的軍人。經過這段日子學習接觸,我覺得當兵也不錯,以前沒試過這種酣暢淋漓一直奔跑的感覺,穿上軍裝多了種使命似的。我們一起加油吧!”
話說的很漂亮,宋璃心裏也壓著石塊。
自己身體不對勁,是這麼顯而易見的事情。高考體育雖然滿分,身體素質如何她心裏清楚,絕不是如今這樣五項全能鋼鐵一般,負重跑五公裏不帶喘氣。如果剛開始是新奇驚喜,往後就全是驚嚇了。夜裏醒來會下意識摸摸肢體是否完好,臉上有沒有血。有句俚語怎麼說的來著:反常即為妖。這種惴惴不安無法與任何人講。
半夜一聲急哨,“緊急集合!速度!”集合後圍著操場跑兩圈解散,以為後半夜可以放鬆,結果一晚上緊急集合了4回,人仰馬翻。
充實的日子一天天往後翻篇,很快到彙報表演。女生因為人數原因,可憐兮兮的3個班,組成袖珍版方陣,走在閱兵隊伍中間位置。
“現在正向我們走來的是巾幗方隊,矯健的步伐象征著她們拚搏進取的精神,響亮的口號代表著她們奮發向上的動力,嚴整的軍姿彰顯著她們永不言棄的決心。她們勇敢,她們堅強,她們有不輸男兒的鬥誌,保家衛國,興邦安境!”
“向右~看!”清脆而果敢的女聲直衝雲霄,提神醒腦。檢閱台上領導們熱烈鼓掌。
走完正步隊列,輪到軍體拳表演,每方陣派一名代表出列整隊,然後站第一排領銜表演。女生方隊的代表是吳眉眉。宋璃體能出眾並不代表她的正步、拳術出色,實際上,她隻拉練和射擊成績醒目,徒手搏鬥技巧一般。吳眉眉也不像外表表現出那樣柔弱,誠然是被部隊大院熏陶過的苗子。“軍體拳第三套,預備!”
立正站好的姑娘們聞聲同時右腳後撤一步,擺出搏鬥姿勢,每打出一式動作,整齊清脆的“殺!”。
體能、力量和性情的差異,決定了女性在部隊這片土壤裏生存空間的局限。女性從戎必須具備更高覺悟,吃苦受罪的決心,因為她們將麵對的挑戰與男性一樣,戰場上沒有人體貼你。甚至更加苛刻,比如應對性別歧視。以科大為例,指揮類專業不招收女生,可以理解,畢業後都是部隊的初級指揮官,手下一票爺們,怎麼能由女人領導。在訓練強度、難度一致的基礎上,女生付出更多努力,可是她們當中指揮和學習能力出眾者,並沒有機會獲得與男性同等的認可。
本屆50比1的男女比例,反射出軍隊看待性別問題的直觀態度。我們不是要強調女權和平等,性別差異在實戰應用中的效果反差真實存在,反而應該慶幸和敬佩那些為“1”爭取到生存機會的人,如果沒有他們的維護支持,今天我們的軍隊將沒有女兵,就像花木蘭生活的那個年代,女扮男裝去從軍。
壓軸儀式是授銜。莊嚴,神聖。“我宣誓,服從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時刻準備戰鬥,絕不叛離軍隊,誓死保衛祖國!”正式授銜之前,軍服都是光禿禿的,不允許佩戴肩章和帽徽,新訓複審完成意味著學員們符合入伍條件,宣誓授銜之後,正式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一員。
6周的磨練,汗水和意誌力淬煉,對“軍人”這個詞的理解有了更深刻認識,這時候人人挺拔如鬆,望著鮮豔的國旗和軍徽,肅穆。
隻要穿這身橄欖綠的一天,就受到軍隊紀律約束,必須高標準要求自己,保家衛國,奮勇當先。新生團教員給他們講過個故事,一位盲人市民,平日在街上穿行不敢要陌生人攙扶,怕遇到惡作劇添亂者,可是有穿軍裝的戰士要扶他,立刻答應了。為什麼?
這就是軍人的榮譽,和責任。
來報到之前,有些人為剪頭發的事還覺委屈,軍隊要求學員頭發“前不過眉,側不貼耳,後不觸領”,頭發是身體的一部分,許多習慣長發的女生都有情節。可是現在,再沒人在意那些。被部隊教育洗刷一遍,逐步建立起他們的信仰。現在直視每個人的眼睛,你會發現雙目像一個個小太陽似的,透出明亮堅毅的光,整齊仰望東方,凝聚成一股無形而令人畏懼的力量。
人們稱之為,軍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