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2 / 3)

男人們沒在,薛五郎見過唐夫人,又瞧了瞧那個女人,隻見她穿著一身綠衫,淡掃蛾眉,雖說比不上自家娘子美貌,卻也別有幾分滋味。薛五郎到底是男人,不帶在女人堆裏的,便說在院子裏等兩位兄長。

四娘子仍舊稱呼唐氏為大伯母,叫夏瑾瑜三姐姐。四娘子的一雙兒女一個三歲多,一個兩歲,長得白白淨淨,很是可愛。

夏瑾瑜看著兩個小包子,忍不住牽著兩個孩子,左看看,右瞧瞧。聽見他們用軟軟地童音叫她三姨母,夏瑾瑜心裏高興得很,忙把在大燕國時得的南珠一人給了一顆把玩兒。

四娘子唬了一跳,她也是過慣富貴日子的,當然能看出這南珠的品相。今日來見著三姐姐這般樸素,還以為她這些年過得不如意,心裏還埋怨自家丈夫多事兒,為此很是歉疚。這會兒見三姐姐隨手便拿了那麼大的南珠出來,四娘子心裏也是惴惴不安。

夏瑾瑜道:“沒事兒,不過是點子小東西。好歹我也是兩個孩子的姨母不是。”

唐氏瞧著心裏也覺得很有麵子,不過也覺得自家女兒太大方了,不過兩個小娃兒,給個荷包也就是了。昨兒晚上,見女兒給她準備了那麼多上好的皮毛藥材,便是那串顆顆圓潤的南珠串成的項鏈,饒是唐氏出身富貴,也不由得咂舌。

夏瑾瑜本就大方,又都是自家親戚。晚間正式給兩個嫂子孩子準備的見麵禮,可是把她們給哄得一個勁兒得誇夏瑾瑜。這些東西還是在寧親王府時,見她們母子要走,連忙從王府庫房收拾了一些東西出來。

女人們處在一塊,也就是聊家庭,聊孩子。夏瑾瑜在一邊聽著,不時插幾句嘴。有時也會講講這些年在祁州的事兒。

又過了不過小半個時辰,聽人說是郎君們回來了。唐氏道:“那還不他們去陪客人。”

唐氏的心腹嬤嬤湊到她耳邊道:“隨行的還有魏家的八郎君……”

唐氏看了看夏瑾瑜,不由道:“這兩個混小子,沒事兒把他叫來,這添亂不是!”

唐庭輝媳婦耿氏見婆婆麵色不太好,不由問道:“娘,出了什麼事兒?”

唐氏剜了她一眼,道:“能有什麼事兒。老大媳婦,你去廚房吩咐今天多加幾個菜。”

耿氏見母親朝她發火,雖不清楚到底所謂何事兒,卻也明白定是夫君做了什麼事兒,讓母親遷怒了她。

夏瑾瑜見娘親這般,等大嫂離開後,不由勸慰道:“娘,瞧您把大嫂給嚇得。您如今年歲大了,凡事多放寬心,莫要多生氣。”

唐氏道:“你這兩個兄長,真是……這做得是何事兒?那魏八郎早年與你有婚約,這些年雖說未曾再娶……可今兒請他來,這不是瞎折騰?你說護,到時候你們見麵得多尷尬?”

夏瑾瑜道:“他來了……娘,或許也是碰見了,不見得就是哥哥們請他來的。能見一麵也好,把那些話說開來,說起來也是我欠他的,我也希望他能夠過得好。”

四娘子是渾身不自在,暗地裏又把薛五郎給埋怨了一陣。這會見大伯母和三姐姐並未避開她便提起魏家八郎君來,也不由豎起耳朵聽起來。

夏瑾瑜也沒想到居然會這麼快就會跟那個男人碰麵。想了很久,夏瑾瑜仍然記不起他的模樣,隻有模糊的一個影子。

屋子裏點著檀香,夏瑾瑜麵前煮了一壺茶,看著身前容顏清俊的男子道:“多年不見,坐下來喝杯茶吧。”

魏季禮定定地看著她,見她比以前成熟了很多,麵容也比當年多了幾分紅潤。魏季禮坐下,雙手擱置在膝頭,道:“確實很多年未見了,這些年,三娘你過得好嗎?”

夏瑾瑜聞言笑了笑,將蓋碗裏泡好的茶湯倒進品茗杯裏,道:“請品茗。”

魏季禮端起來,看著冒著熱氣兒的茶杯,道:“想不到三娘還有這門手藝?”

夏瑾瑜聳肩,道:“也是這幾年閑來無事兒,隨便學了點皮毛。”

幾年未見,兩人一時間都沒什麼話,隻是喝茶。屋子裏靜謐無聲,夏瑾瑜覺得渾身不自在,她看著他,道:“你……沒有話要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