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王(1 / 2)

蔡玉琦心機靈便,聽了栓子的三言兩語便堪破其中門道。叫栓子即刻去找童海將軍,把此事告知與她。童海聽到這個細節,也曉得其中有詐。隻是適才耽擱了片刻功夫,那些下船的人卻是再找不回來了。

夏典領著人馬回來後,兩下印證,真相浮出水麵。隻是現在說什麼都已經晚了,栓子無論如何想象不到那位文弱的賬房娘子,會是水匪頭目。其實夏典聽說過沈茂德被作為水匪“斬首示眾”的消息。隻是她一味認為,就像沈茂德充軍起因莫須有。那個做了水匪的傳言,也必定是虛構。況且沈茂德如今並沒有死,可見她不會是所謂的賊。卻沒料到那則傳言中“身死”是假,做了水賊卻是真,今日已然確切證實。

栓子傻傻問道:“夏先生,難道下船的都是水賊嗎。”夏典苦笑道:“她們以前或許是或許不是,但現在為了活命,也隻能是了。”

沈茂德的事,隻是這次大航海路途上的一個不大不小的波折。探險之旅依舊繼續下去,船隊在來年四月抵達北歐,之後順著洋流南下終於到達了紅人的國度,美洲大陸。四個月後,眾人在當時還是無名港灣的拉普拉塔河駐紮修葺,一個月後她們又一次整裝出發。通過狹長詭譎的麥澤倫海峽,終於從大西洋回到了太平洋。但當時沒有人知道這些,水還是一樣的水,眾人每天隻憂心食物和未來的航程。栓子沿途又跟在王家人後頭和人交易幾回,收獲了不少好東西。

在廣闊無垠的大海上,近乎絕望地航行了四個月後,船隊遭遇了令人欣喜的海戰。叫人高興的不是戰鬥本身,而是她們的對手。此人不是別個,正是盤踞在大順南洋上,赫赫有名的南洋一霸,老海賊陳水生。陳某人在南洋海域經營,至今已有好幾十年曆史。即便是王家通商的大船不幸遇見陳某人,也隻能舍財保命。且這買賣成不成,還要看陳老賊的心情,多數時候是人貨皆亡。以至於後來王家逐漸舍棄了往南的航線,轉而向西發展。

倘若陳水生隻在海上做買賣,那麼這廝也不過就是個賊,海上的大賊而已。陳氏家族算是前朝遺民,新舊王朝交替時遷居南洋。靠著水性和血性,慢慢在南洋闖下名號,到了陳水生這輩,更是發揚光大。她起先在蘇祿國,受雇蘇祿王做巡海將軍。後來蘇祿王夭壽早死,留下個孱弱的小兒做皇帝。陳某人幹脆反水,謀權篡位自己做了蘇祿國國王。她做了一國之君,感覺還不滿足。想把爪子伸到北麵大順的海域,東海、黃海、渤海去。

想行船到那裏,需要先得到大順朝廷的認可。

怎麼辦呢,陳水生就頂著蘇祿國國王的名頭,駕著座船去京城覲見女帝。這也沒什麼,問題是這廝算計太過。竟然是空手去的。外邦朝拜女帝,哪個不帶重禮寶器。陳某人舍不得自掏腰包,便想了個陰損的法子。走一路搶掠一路,末了除了送給女帝的禮物,她還有許多盈餘。

按說海盜搶東西也是本性,但是這家夥殺戮太重,奉行萬惡的三光政策。所經之處,盡皆血染海水、火燒大船。船主人家丟失財物不說,通船幾乎無人生還。這樣的慘事在陳某人抵京之前便傳到了朝中,女帝聞訊勃然大怒。大罵這天殺的蟊賊,殺大順的子民、搶了大順的東西,回頭還拿這些糊弄朝廷和天家。真以為堂堂大順是傻子不成,便即刻下令清剿陳水生。

隻可惜海麵遼闊,陳水生又生性狡猾。遇上朝廷水師,這貨是打得過便打,打不過便逃。如此經年,依舊不鹹不淡地在南洋海上逍遙自在過活。

大夥遇到陳某人打劫很高興,一來是因為朝廷正遍尋這賊寇不著,捉了她押回京城就是大功一件。二來也是因為見到陳某人,就說明一件事。大夥到家了,此去不遠就是大順。掐指一算,距離當初出發的時日已逾兩年。海上音訊全無,蔡玉琦想起出發前多瑪的大肚子,現下還不知道自己的孩兒生下來是男是女。夏典也是有牽掛的人,她家老爹王夏氏,和師伯熊鳴最終沒有夫妻情分。

王夏氏那日聽了女兒的說辭,曉得丫頭是真心想讓他過得快活。其實她又何嚐不想,叫夏典時刻開心。至於他和師姐熊鳴之間,兩人都已經是老頭老太,男女之情早就淡漠。反而是舊日裏兩小無猜的那份手足之愛,隨著時光荏苒愈發鮮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