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故事(2 / 2)

太女妃歎道:“你一個女子,如何明白做父親的心思。姬璞殿下金尊玉貴的長大,要什麼沒有。顏妃不過是想讓殿下有個好人,相知相守、平安一生罷了。”太女曉得太女妃是想到自家的兩個兒子,安慰他道:“你放心,有你我在,咱們的孩子斷不會被人欺負了去。”太女妃抓過太女的衣袖,搖了搖頭,言道:“人算不如天算,如今隻怕顏妃這想法也要落了空。”

太女聽得奇怪,問道:“這話怎生說的。”太女妃瞥了她一眼,笑答道:“看來你是不知,這位秦八角也姓秦,竟然是秦將軍家裏早年失散的女兒。”太女聽到這裏,不用太女妃多言語,也曉得了其中的關聯。姬璞和秦八角、秦八角和秦五嶽、秦五嶽和蔡玉琦,姬璞和王家、姬圭。雖說這個關係鏈原本就是有的,現在被這二人的姻親又加深鞏固。而且又多出個最近比較活躍的秦五嶽,此人在吐蕃打仗和蔡府上的多瑪皇子也扯上了邊。

姬璧覺得自個頭疼的厲害,京城就這麼點地方,誰和誰都沾親帶故。較起真來,哪個瞧著都像是不簡單。可若叫她對這些人和事統統忽略不見,又有些不現實。便也不陪王妃說話,起身去找莫安瀾。到了衙署,進門就看見莫某人也在讀報。姬璧覺得好笑又惱火,這玩意不是男子們茶餘飯後的消遣嗎。莫平波這個中年大媽,看得這麼起勁做什麼。

莫安瀾瞧見太女過來,忙起身相迎。見到姬璧盯著她桌案上的報紙看,麵上似笑非笑。她自己便也笑了,向太女解釋道:“看來殿下已經見過這個物件了,在下在舊曹門的點心鋪子裏買的。可不便宜,三十文錢一份。寫的東西都是閨閣大小男子們關心的那些,亂七八糟,文筆如何且不論,卻是好玩的緊。”

太女待要說些莫要玩物喪誌之類的勵誌話,莫安瀾開口道:“殿下可是覺著,女子看這個不妥。”

姬璧和莫安瀾相得已久,也不隱瞞自己的情緒,點點頭道:“確是如此,我適才在太女妃那裏看過一份。滿紙荒唐言,茶餘小道耳。”莫安瀾也大致上同意姬璧的這般看法,笑道:“殿下所言甚是,然則這卻是個新途徑。好比南北交通,有人騎馬、有人行船。此物一出便如漫天鴻雁,織就一條錦繡天路。雖看著不著邊際,卻是個頂好的上天入地的法門。”

太女從莫安瀾的話裏聽出些東西,但仍有些不甚明了。莫安瀾突然發問道:“殿下猜猜,我是怎麼曉得那秦郎中身世的。”太女心中一動,詫異道:“難不成是這報紙上刊載的。”

莫安瀾收了笑臉,麵容嚴肅起來,躬身回道:“正是如此。”這下連太女也擺正了心態,仔細思考此事背後的深遠影響。其實根本不用她們揣測,很快報紙的作用就在大順顯現出來。早在秦小豬築路之前,其他三方投資者,即小蔡大人、三皇女、王家夏典先後出海。作為唯一在京的股東,玲瓏開始獨立辦報的心路曆程。也不算是全無別個的幫助,技術指導來自秦小豬,各種幫助來自眾人。

這裏的眾人包括上至當今皇後、眾皇妃、長皇子,下至府上阿貴、路邊攤飲食鋪子的小二姐。中間還有許多好朋友,比如蔡府的多瑪、小樓那邊的樊二郎、宋縣令家的敏兒。除此之外,消息來源還有在宮裏值守的秦三山、混跡坊間的武戒,以及這二人的眾多狐朋狗友。

總之流言蜚語、神仙鬼話、傳奇八卦,隻要有人願意聽就有人願意講。再一次驗證了一件事,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產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