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故事(1 / 2)

自從東宮的太女妃又生了個兒子,小蔡大人府上的多瑪皇子卻一舉得女,且還是雙生,太女心裏就有了老大的不痛快。她琢磨著姬璞弄來的那個生女方子,蔡府老爺她的親舅舅姬盂手上也是有的。經他的手給了太女妃一份、二皇女家有一份、他自家也留了一份。結果卻是各不相同太女妃吃了沒效果,二皇女家吃了生了一個女兒,他自家的女婿吃了則是生出一對女兒。若說他沒有藏私,哪個能信。

人有私心是常情,隻是普天之下皆不患寡而患不均。姬璧尤為不平的是,既然自己和二皇女姬琮都是母皇的女兒,都是長皇子的侄女,怎地不一碗水端平。給她家個方子生閨女,給自家的方子就生小子。這事攤到誰身上不叫人生氣,她也不好和長輩計較,就隻能把帳算到同輩人頭上。也算是蔡玉琦明智,跟著二皇女姬琮一道去了海外。自己一時找不到她的晦氣,讓蔡家躲過一劫。最好海上有些風浪,不叫這兩人身死,出些意外也才叫人欣慰些。

說道出海,就不免提到三皇女姬圭。聽說姬圭這麼高興領了這個差事,除了能去領兵打仗。還有個緣故,說她其實是為了躲開皇後給她指的親事。這門親事其實不壞,對方也是武將家出身的小子。且不隸屬於朝廷的任何一個宿將家族,隻是新興崛起的一個邊疆將軍。聽說那小子今年年紀也還小,皇後倒是真心心疼她家皇女。曉得姬圭要同時應付幾個,身子骨吃不消。說道姬圭的心頭好,那個眠柳其實挺可疑。太女一路追查扶桑浪人,發現二者之間有若有若無的聯係。可惜隻有懷疑,沒有證據,不然倒是可以叫姬圭丟好大個顏麵,順便讓這丫頭從此在母皇麵前抬不起頭。

太女想到這裏,覺得心情愉悅起來。便興致勃勃地去看月子裏的太女妃,太女妃正躺在榻上,閉著眼叫人給他念文章聽。下人們看到太女過來,紛紛起身行禮。太女叫他們不要聲張,自己悄悄走到榻前,拉著太女妃坐下。陪著太女妃聽了一段,這念得是個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情節勾人卻不下流爛俗,便叫把文章遞過來給她看看。拿到手裏,見不是書籍話本,而是幾頁散紙。正反兩麵印刷,疊在一起折了兩折。上麵用字模印了《京都娛樂》四個大字,下麵則是密密麻麻小字印刷的故事、時事、雜文、詩歌、笑話,美食餐飲、購物觀光介紹,甚至還有不具名姓的男女求偶啟事。

太女一麵翻閱,一麵隨口問道:“這是個什麼東西。”太女妃見太女放下了兒女事,心裏也高興,回她道:“算是男子們的‘邸報’吧,沒有什麼了不得的內容。不過是些八卦雜談,供人讀著玩消磨時間。”太女看了幾則笑話,確如太女妃所言,有趣的很,大約是選自《笑林廣記》。不過經過篩選,一些低俗惡趣味的東西刪減修改掉了。翻到最後一麵,上麵還有個征稿啟事。聲名不論男女,一旦登載,便行支付稿酬。

太女看到這裏,“撲哧”樂了,問太女妃道:“有些意思,這是哪個淘氣男子弄出來的玩意。”太女妃笑了,言道:“這個人殿下也是知曉的,便是吐蕃回來的那位秦將軍府上的小少爺玲瓏。”太女詫異道:“居然是他。”這可真是巧了,適才她還在琢磨姬圭和她那個內定的小小未婚夫,這會就又得到與那孩子相關的消息。太女妃看著太女神色,猜出她在想什麼,笑道:“殿下,你知其一不知其二,這位小少爺和蔡府的緣分可不淺。”

太女以為太女妃和她說笑,便道:“願聞其詳。”

太女妃道:“玲瓏是長皇子舅舅的幹兒,這點你大約已經曉得了。”姬璧點了點頭,長皇子姬盂沒有兒子,隻有小蔡大人一個女兒。得了玲瓏這個義子後,便領著滿京城的跑。著實好生炫耀了一番,這件事京城沒有不知道的。太女妃又道:“玲瓏是秦將軍的兒子,秦將軍是先蔡將軍的部屬。所以,秦家老爺一入京,便帶著兒女去蔡府拜望。也因著這層關係,認了玲瓏做幹兒。”太女瞧著太女妃說話時,眼睛閃閃發亮,心中一動,笑道:“孤真不知道還有這些內幕,愛妃好生了得。”

太女妃推開太女道:“殿下,我還沒說完呢。”話雖如此,他還是在太女身邊找了個舒服的位置,重新躺好。太女妃繼續道:“二皇子姬璞的皇媳已經定下,殿下可知是哪一個。”太女如何不曉得,皇子大婚雖是禮部和宗正寺的事,但太女對此事也不是一無所知。甚至比許多人知道的都還要早,因為姬璧掌管京城治安,當初查探秦八角也有她一份。便對太女妃道:“這個孤曉得,不就是經由蔡玉琦保舉,特例進了太醫局的郎中秦八角嘛。”說完,感慨起顏妃真是古怪。煞費苦心給姬璞挑了一圈媳婦,最後居然選中了名不見經傳的小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