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重回晉陽城(2 / 2)

軍國大事不是兒戲,誰會無緣無故相信兩個名不見經傳小人物的說辭。尤其這種時候,遼軍就在外間圍著。城內每一個細微決策反映到外間,便是不拿萬千士兵和百姓生死當回事,也要掂量一下倘若因此失了太原城,導致西線全線潰敗無可挽回,女帝會不會輕饒了他們。涉及身家性命宗族興衰,每個決策者都不要太謹慎。

秦小豬現在後悔沒從姬璞那裏討一紙證明信來,姬璞當日的威風可是晉陽城有目共睹的。如此小楊將軍就非一起不可了,小將軍對秦小豬還挺有好感,見秦小豬急地抓耳撓腮,感激道:“莫要擔心,我知道怎麼做。”眾人送了她們出營,這幾個便徑直去了城中屬衙求見。看門的原不大願意理會她們,還是小楊將軍報上名來。那看門小兵吃了一驚,立刻跑去報知府中。

不一會就有屬僚來請她們進去,進了幾個門便到了一間廳堂。屬僚的吏員把她們引進去,裏麵坐著好幾位大人。小楊將軍打眼一看,隻見到原先雁門關一線的主將,卻沒看見姓王的督軍,不禁有些奇怪。她卻不知道王某人如今日夜在聞老大人炕邊侍疾,不住地拿那些鬼話給老督軍灌迷魂湯,哪裏得閑見旁個。

如此正好,沒得礙眼的人在,大家都自在。小楊將軍便把雁門關的事大略說了,不等那些大人發些議論感慨,接著說了自己和幾個殘兵如何遇到姬璞和秦小豬兩個,又如何商議定下的計策。如今特來報知眾位將軍大人,還請到時候一起發力打擊遼軍,狠狠從耶律宗政的大軍身上咬下一塊肉來。說到此處,小將軍想起殉國的母親和眾將士,還是紅了眼睛。向眾人環拜叩首,請諸位將來有機會一定為她作證,向女帝申明此事,為關外在天英魂討回公道。親兵聽了小將軍的話,也是涕淚橫流,跟在小主人身後便跪倒叩頭不起。

見此情形,在場沒有不動容的。雖然這些人平日和楊將軍無甚交情,但小楊將軍此計若是成功,各人都有功勞分,如此便欠下一份人情。況且這事的確是叫人聽了揪心,太原城是軍鎮,戍守的多是武將,此外雲顯揚、程厚德兩個也都是武人。領兵的將帥最怕什麼,還不就是王督軍這號的。原雁門關附近的主將聞言也是滿臉慚色,若是當時她能多堅持一兩分,說不定楊將軍不至於如此,可這話現在說也晚了。

現在王督軍一力鼓吹投降,更是犯了眾怒。小楊將軍的請求來的正是時候,在場官娘子和將軍們全表示,待到此間困境解除,必定都會寫奏折彈劾王某人,為楊將軍的身後事盡上一分綿薄之力。小楊將軍得了眾人的承諾,先行謝過,又求把挖掘地道的差事交予她。原雁門關守將過來拉住小將軍道:“你家弟弟、小妹、楊老爺和姐夫侄兒侄女們如今也在城中,你先去見見吧。”

小楊將軍覺得叫她親口說出母親和姊妹的死訊有些殘忍,可大戰前夕能再見家人一麵也是難得。便辭別眾人,帶著親兵出了門由人領著去了。秦小豬和鹽販子被留下來交代細節,鹽販子又畫了一張地道圖出來。她一邊畫,一邊心疼自己西北多年的經營今日算是毀了,隱蔽的路徑全見了光,日後要吃這行飯隻有另想他法。眾位大人又問火藥細節,秦小豬也是盡數說了。

雖然太原城失了大部分糧草,但城中長久和平生活積蓄尚在。大人們手裏仍然握著不少資源,她們既然得了法子,便立即開動起來。那兩個督軍一個病歪歪耳根軟和,另一個趨炎附勢心思不正,索性撇開她們行事。將軍召來心腹,繪出地形圖分區分片秘密遣人修挖地道。本地屬官就開始籌備硝石、硫磺、木炭等戰略物資,此外又以後衙祈福的名義找人製作孔明燈、大風箏。

秦小豬覺得此處再沒她什麼事了,依舊請求調回鄉兵營。雲將軍卻道,如今局勢未定,恐小楊將軍沉不住氣,與王督軍起了紛爭。叫把秦小豬暫時借到小楊將軍身邊去,關鍵時候勸上一勸。雲顯揚雲將軍常居京城,聽說過二皇子愛用個王圃的假名。不想在晉陽城裏也聽到這個名字,行事風格也像那位爺。又聽說秦小豬原是王圃大人欽點要過去的,結合那則金屋藏嬌的傳聞,她一時拿不定主意如何處置這小豬。既然小楊將軍與“王圃”也是認得,索性便把這個麻煩丟到小將軍那邊去,反正她們也是一道的。

秦小豬挺喜歡小楊將軍這人,倒是無可無不可,便領命和鹽販子一起告辭出門。(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