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送上門的買賣(2 / 2)

話說出來,席驢兒立刻反駁道,你以為是個道士就會燒爐子煉丹藥?她就知道好些老道隻會畫符,燒符水給人喝了治病,從來不煉藥丸。馬騮也出言附和稱是,秦小豬敗下陣來。墩子道,硝石硫磺她似乎在藥鋪裏見過,郎中們給人開腹瀉的方子時常有這兩味藥。田沙河大喜,拍巴掌叫道,如此就去搶了幾家藥鋪,不就都有了。

膏藥錢聽了搖頭晃腦道,不妥不妥,那些方子她也見過幾張。所用不過半錢,至多不超過一兩。去打劫藥鋪,不曉得要跑多少家才湊得齊整。小楊將軍聽得駭然,這些人怎地隻考慮這些,全不把打家劫舍當作一回事。就算是官家,也不能平白無故強征百姓財物吧。可見這位小將軍是個涉世不深的,連姬璞、秦小豬都沒表現得這麼吃驚。

正在商量不出個結果的時候,一旁戍望的老兵們突然暴起,向著遠處草叢喝道:“什麼人,滾出來!”

眾人都吃了一驚,忙趕過去看。見兩個商賈模樣的,一麵口中驚呼“我等是從太原城逃出來的,求各位奶奶,莫要傷我等性命”,一麵連滾帶爬從遮蔽物後麵出來。被兩個老兵提溜著後衣領,拎到眾人麵前。既然說了自己是做買賣的,被問及是做什麼生意,這兩人卻又支吾說不出。田沙河不與她們客氣,便要拿拳頭揍人。那倆人見老田的拳頭有缽盂大,嚇得趕緊什麼話都招了。

原來這兩個卻不是好來頭,都是買賣私鹽的鹽販子。因著平遙產硝鹽,味道顏色都與一般食用鹽相似。雖直接食用會導致中毒,但拿來鹵肉醃漬卻是再好不過。這些私鹽販子便從那裏倒賣些硝鹽,偷偷運到太原,再北上假冒食鹽轉賣北方牧民。反正不是賣給大順子民,官府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往官吏又從中得了不少好處,便叫這私鹽買賣成了西北慣例。大夥明麵上都不說,卻個個清楚明白。隻有姬璞他們這一夥,不是初來咋到,就是從沒從中沾過油水,皆不曉得內中門道。

小楊將軍聞言便問:“硝鹽是不是就有硝?”秦小豬也不大清楚,便道:“大略是有。”膏藥錢聞聽其中巨利,卻想到另外一件事,上前一步問道:“你們既然在太原城裏做這種見不得光的買賣,肯定有自己的途徑出入城池吧?”眾人一聽,都抖擻精神逼問這二人。其實哪裏用得著恐嚇訊問,這兩人聽說是要謀劃救援太原城的,都道必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果然這些人就如同地老鼠一般,有不止一條地道可以出入太原。既可以由南邊進城,又可以從北邊出城。如今這二人是為了在圍城前夕多吞些別個低價處理的貨物,才耽擱久了,一時不得出城。半夜裏從地洞出逃,卻聽得頭頂遼軍大營兵馬呼喝,嚇得不行。平日一兩個時辰就走完的路,她二人昨晚上爬了一整晚。出的地道也不敢停歇,一路便往山裏跑。

她們為了躲避官府,常走些僻靜小路,記得山中有口溫泉。便打算帶上幹糧到那附近躲上一陣子,餓不著凍不著。事情過去,再回城料理囤積的貨物,定然能大賺一筆。想法很好,可惜現實不給力,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一群人。但身為大順子民,國難當頭能盡一份心意,大概也是某種榮幸。姬璞叫秦小豬拿紙筆出來,秦小豬真個從她的萬寶囊翻出一支鉛筆和一本便簽本來。

眾人看了都是驚訝,連姬璞前幾日第一次看到這兩樣也有些不解。現在看著秦小豬手把手教那兩個鹽販子用鉛筆,姬璞發覺原來不止自己一個對這些莫名其妙,可見最不正常就是秦小豬。鹽販子不愧是買賣人,一習慣使用鉛筆後,就對這種工具讚賞有加。

鉛筆雖然對講究書法字體的讀書人不算什麼,但用這個書寫不用研墨,不怕天冷上凍。也不用擔心不小筆墨弄得到處都是,還可以使用橡皮修改。在各行各業應用前景可以預想到,那是相當廣泛。便一邊畫地圖,一邊和秦小豬打聽這種筆的製造方法、生產成本和廠家。聽得秦小豬汗顏,直感歎穿古裝的商人也還是商人,市場嗅覺一樣敏銳。

最後,鹽販子兩句好話哄得秦小豬找不到北,得意洋洋地把鉛筆的前世今生都倒給那兩人聽了。連席驢兒在一旁聽著都替秦小豬的家長傷心,怎麼生了這麼個傻丫頭。既然這不起眼的小玩意是秦小豬獨家所有,就該在有人問詢時緘口再三,談妥了條件再說其他。如今可好,是分成還是買斷什麼都沒說明白,就把核心技術一股腦交出去了。

隻是眾人還有國家大事要討論,也沒心思去管秦小豬在這些小利上的得失。(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