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席家村驚聞消息(1 / 2)

宋大人請了小蔡大人,依舊到前廳喝茶。去給衙內買點心的人也回來了,桌上擺的正是那有名的荷葉餅。宋衙內回到後衙還記得美人似乎愛吃這個,便叫人盡數送來待客。

小蔡大人也不與宋大人客氣,不光自己吃了,還遞給熊鳴兩個。她與熊鳴雖名為主仆,卻有師徒之實,又是自幼相處的,情分不比尋常。更何況,蔡府上下至今還保留著領兵打仗時的習氣。自將軍而下,愛兵如女。平日有苦同吃、有福同享。戰時一人令下,千萬人用命。所以蔡家軍能曆時幾代,長盛不衰。

宋縣令對此略有耳聞,見這老仆婦形容氣度,便猜測這人有些來曆。如今見蔡禦史連得了小吃食,也不忘分與她,可見是個有份量的。便是一開始,她對這仆婦的無禮還有些意見,現下也沒了。

待到席家村眾人全到場,已是近黃昏。大堂上點上了火把薪柴照明,大堂外站著席家村的鄉老、樊家三人中的樊二郎和錦兒、隔壁的二嬸和村中的孩子王狗丫。又因往縣城來要經過鎮子,路過方家,順便請了方家的老劉嬸趕車。老劉嬸把人送到衙門,安置好車馬後,不放心樊家二小,便也跟著來了。

宋縣令並不常在晚間審案,人上了年紀,精力畢竟有些不濟。長年看書讀卷,眼神也不大好。但禦史大人看來很是重視這秦小豬的案子,大人的巡察日程緊張,說是明日一早便要出發去別處。宋縣令隻好加班加點,連夜把這案子審明白了,這秦小豬是去是留,也好給大人一個交代。

樊二郎緊捏了錦兒的手。錦兒向來靦腆,自從曉得男女有別,就再不叫大郎二郎牽過手。入學堂後,曉得些聖人文章,更是連自家兄弟也要回避些個。今日或許是陡然聽到秦小豬入獄的消息,有些嚇蒙了,竟老實叫她二哥牽了一路。

樊二郎麵上鎮定,心裏的驚懼卻並不比錦兒少多少。自從得了消息,他隻覺得自己的心神,就跟那斷線的風箏一般,飄飄蕩蕩天地間,四下沒有著落依靠。平日他那般一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如今也不知該作何行事。

總算樊大郎還有幾分清明,看天色不早,估摸是會連夜開審。收拾許多吃食用包裹皮包好,也不知道秦小豬她們晚飯吃了沒。其實此案一旦有不利的結果,秦小豬和秦八角都逃不過一個死字,還管吃飯做什麼。樊大郎就算還有點明白,怕也是有限。

樊二郎搶過包裹,攥在自己手裏。他這時倒是想起來,他哥沒多少時日便要嫁到方家去。待嫁男兒為別個女子上公堂,好說不好聽。便叫大郎看家,若還有不放心的,一會路過鎮上,他便去方家叫人。

樊大郎瞧著這個弟弟,這都什麼時候了,樊二郎還是以他這個哥哥為先。知道樊二性子擰,他既這樣說了,自己多說無益。趁著官差去請鄉老,還有些事要交代給他倆。

他握住二郎和錦兒的手,把兩人拉到堂屋,才鄭重開口道:“今個秦小豬事發,最後究竟怎麼個判罰,不光關係她自己的小命,也關係咱們一家。黃冊事關重大,想來你們對此也知道幾分。是以有些事,我得囑咐你二人。”

樊二郎和錦兒聽了,也是麵容一肅,強壓煩亂心思,仔細聽哥哥說下去。

樊大郎又道:“八角姐帶著秦小豬出門,原是想把那小豬的戶籍,認在自家妹妹的名下。想來,此次被席驢兒帶人截住捉個正著,罪名終歸要落在“逃亡隱匿”這四個字。”

樊二郎和錦兒雖也猜到會有這個結果,聽樊大郎說出來,還是臉色一白。錦兒和秦小豬處得久了,也染了那小豬的毛病,此刻眼圈便有些紅。樊二郎臉色青白,聲音發顫,打斷樊大郎說話,道:“哥哥,可有什麼法子救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