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將這些說出來,就是要告訴眾人,幕霄銳才是正統,他要將皇位傳給幕霄銳。
此事不能太上皇自己提,是需要朝臣們上奏的。
於是在下一次大朝會的時候,就有朝臣上奏,皇上如今不理朝政,朝中政務都是攝政王代為處理,有諸多不便之處,請太上皇準許,讓攝政王繼承大統。
這事兒都沒人與幕霄銳商量,他冷不丁的有點意外。
抬頭,卻見父皇一副在考慮的表情。
但朝中也不是所有人都同意攝政王登基,也有些守舊的官員覺得這樣於理不合。
不過讚成攝政王登基的官員更多,反對的聲音也隻是少數。
此事太上皇直接定下就可以,而太上皇對此卻沒有立即表態。
事情發酵了兩天,如今不僅是上奏請攝政王繼位,還有官員開始討論皇上的安置辦法和稱呼了。
按理說皇上退位後是太上皇,可現在已經有了一位太上皇。
若當今退位後稱為太上皇,那現在的太上皇又怎麼稱呼?
而且,太上皇都是皇帝的父親,目前為止還沒有哪個太上皇是皇帝的兄長的。
這個煩心的問題,太醫院幫朝臣們解決了。
因為太醫診斷出皇上無法生育,他不舉了……
此事一出來,太上皇直接廢了當今皇上,例旨將幕霄銳封為新君,擇吉日登基。
不必糾結稱呼了,皇上成了廢帝,被封為成王。
成王的王府也很普通,遠不如攝政王府氣派。
新君的登基大典籌備了半月,幕霄銳從攝政王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帝王。
整件事情進行的十分順利,就是太後的臉色有些難看。
“你讓霄銳處理朝政就罷了,為何還要廢了欽嵩的皇位!他們都是你的兒子,你未免也太偏心了,你讓欽嵩以後在京城還怎麼見人?!”
太後一直有些畏懼太上皇,這是她第一次跟太上皇發火。
太上皇中了藥後老態龍鍾,跟太後看起來像是兩代人一般。
“你說朕偏心,那你自己呢?”
太上皇知道自己以前有點偏心,但是……
霄銳天賦好,而且讀書習武都很刻苦,做父親的看在眼裏怎麼可能不多心疼一些。
比起來,幕欽嵩天賦不如幕霄銳,還安於享受。有時候就看的當爹的挺生氣的。
但在不知道幕欽嵩不是自己親兒子的時候,太上皇也會顧及大兒子的感受。
他是絕對做不出幫著一個兒子去害另一個兒子的事情的。
太後不覺得自己偏心,理直氣壯道:“你把什麼都給霄銳了,我多關照一些欽嵩怎麼了。霄銳什麼都有了,還要與他兄長爭搶我這一點心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