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太孫與村女15(2 / 2)

和圳道:“這院子原是李家老爺爺老奶奶住過,他們回鄉後便空著。杏兒已忙活好些日子,就等你們來住哩。”

和圳話說得軟和,別院上上下下人等也又恭敬又熱情,他們往日伺候過李篾匠老倆口,應對柳義男婦兩個更不在話下,沒過多久就說服人住下。

李彩鳳把杏兒招到跟前,小半是免得她給大管家搗亂,一大半倒是為著他們兩口子對著和圳難堪。

當日在鄉下,明知和圳是皇孫,可和圳畢竟是宋好年侄子,他們夫妻隻當他是子侄一般回護。如今情形又不同,一來和圳皇太孫的身份在京城裏最明顯,二來和圳想娶杏兒,毛腳女婿對上嶽父母,要是身份略低些的人,柳義肯定要甩臉子,偏生又不能對和圳使臉色,兩下裏便有些沉默。

這也怪不得和圳,他口齒再靈便,問過二老路上情形,家中可好一類話,也再問不出別的。柳義這頭哩,總不好大大咧咧問“你們家裏都好?太子、娘娘都沒病?皇爺、皇後娘娘胃口都好?”對誰家都合適,唯獨對皇家不合適。

好在杏兒一來就打開話匣子,興致勃勃地問她爹娘龍鳳胎有沒有忘記她,李彩鳳道:“哎喲喲,他們才多大點子人,幾個月不見,連親爹娘都能忘得差不多,更何況你。”

杏兒登時氣鼓鼓:“兩個沒良心的,回頭看我收拾他們!”

李彩鳳說:“你百合嬸嬸原說要與我們一道來,偏給幾個孩子絆住。過幾個月他們怕才能上路。”

等聖旨一發,宋好年身為皇太孫他親叔叔,自然也要曉得這份旨意,到時候一家子齊上京來為太孫賀,也是美事一樁。

於是柳義和李彩鳳安頓下來,皇家別院有個好處:樣樣齊全,他們啥都用不著操心,隻用管閨女婚事。

沒過兩日,太子與太子妃竟上門拜訪,驚得柳義雙膝一軟跪在地下,半日沒能起來。

好在太子與宋好年生得相似,柳義兩口子看他都親切,沒過多久就能正常說話。原來太子在聖旨發下前,依照民間禮儀,專門來拜訪親家,免得他們覺得天家強勢,擔憂閨女將來受委屈。

太子肯這樣用心,柳義和李彩鳳心中那份隱憂自然又去了大半,對著門親事越發讚成起來。

幾日後,禮部官員上門宣旨,選柳義與李彩鳳之女柳杏辭為皇太孫妃。

不過幾個時辰,旨意好似插上翅膀,飛得滿天下都曉得。有些人捶胸頓足,恨自家沒得著這樣好機會,有些人則說:“都說太子大婚時,盛況非常,可惜我沒能趕上,這回可要住在京城,等著看太孫大婚。”

女學那裏也得到一道旨意,各處擢拔來的秀女,聽憑自願,願留在京城為官的可去考官,願回家的好生送回家中,人人都得一份嘉獎。

柳義兩口子緊鑼密鼓地預備嫁女,又帶信給宋好年,托他變賣鄉下家產,好給閨女添妝——雖說太孫大婚自有規製,原也用不著娘家準備啥,可他們總要給杏兒預備下壓箱底的財物。

杏兒還有小半年才能完成學業,家裏熱火朝天地預備婚事,她頂著準太孫妃名頭,依舊每日去女學讀書,照常交課業、考試,先生們見她不驕不躁,也暗暗讚歎她穩得住。

不過杏兒到底感到身份不同帶來的好處:若說以往同窗為著她能力尊重她三分,如今這份尊重在身份加成下就能漲到七分。

更別提外頭行走時無數便利,要是她心性略差些,隻怕就要給這等榮耀衝得頭昏腦脹,飄飄然起來,不記得自個兒幾斤幾兩。

好在杏兒並不曾發飄,皇家看在眼裏,太子妃那裏隔三差五就送些吃穿用度來,一回比一回好,可見對杏兒滿意。

幾個月後,杏兒完成學業,以文科第二、武科第一的成績從女學順利畢業。當日長平公主親為畢業女學生頒發獎章,皇太孫朱和圳也請旨到場,望著他的未婚妻,心裏笑成一朵花。

宋好年夫妻得著喜訊,將柳義產業變賣,因他不是缺錢,賣得也不著急,價錢倒是不錯。夫妻兩個又添上數千兩銀子,百合額外拿出幾套嵌紅寶、鑲白玉的精致首飾,用來給杏兒添妝。

他們一家子緊趕慢趕,終於在杏兒畢業後幾日到達京城,到此時,諸事齊備,隻等禮儀行至最後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