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做滑肉的話,就把普通的生粉改成紅薯粉,量稍微大些就是。
最後把肉一分為四,每份六兩左右,下一點點香油封住,蓋上保鮮膜,肉便處理好了。
炒鍋炙過後倒入三錢熟菜籽油,再倒入三錢雞油,加熱化開,撒入少許薑絲,下片好的鮮菇,大火爆炒出汁,再倒入泡發開切好的幹菇片,轉小火加蓋燜一分鍾,再揭蓋轉大火,沿鍋邊淋三四錢生抽醬油,幾滴老醋,激活鮮香味,然後就往鍋裏淋上三斤熱水。
換湯鍋,轉中火,再往鍋裏加入鹽巴、味精與胡椒粉,齊禹嚐嚐味,滿意點頭,暗暗誇了自己聲一勺準,然後就轉小火加蓋再煮五分鍾。
味精和醬油都是必須的,香菇雖然鮮,但這樣速成燉出來的菌湯鮮味還不夠,需要額外補充。陳醋則是錦上添花,但記得量要少,隻取醋香不留醋酸。但不小心加多了也無妨,多煮煮就全部揮發掉了。
五分鍾時間到,齊禹掀蓋,轉大火,下入一份肉片,即六兩左右。
肉片下鍋,湯中沸騰的勢頭頓時為之一歇,但得益於猛火灶的大功率,轉眼便再次沸騰起來。
齊禹立馬轉中小火,聚精會神的盯著肉片,馬上再往湯鍋中分三次淋入水澱粉。
一次少量定型,二次大量勾芡,三次少量增稠,關火出鍋,肉正徹底斷生,恰處於最嫩滑的時候。
這一步相當考驗火候,既要把控好燙肉的時間,又要掌握好勾芡的量、溫度和間隔,稍有不慎,就不夠完美,整份蘑菇湯的難度全都體現在這裏了。
當然,這一步對經驗不足的廚師而言確實極難,也可以進行簡化,直接一次勾芡,一步到位即可,做出來的羹湯並不會遜色太多,隻是湯的口感稍差幾分,顯得不夠有層次,但普通人沒得直接對比,一般也吃不出差距。
但得記住的是,勾芡必須放在下肉之後,否則湯濃稠度上來了,導熱性質也會發生改變,肉更難燙熟,影響鮮嫩度。而且肉上本身也掛著生粉,雖然量不多,但還是可能導致湯汁變得過稠,那區別可就是普通人一嘴都能嚐出來的了。
總的來說,齊禹對這份香菇肉片湯還算滿意,打起一小碗嚐了下,近乎於羹的菇湯鮮香味非常濃鬱,來自薑絲與胡椒粉的不同辛香味也很明顯,仔細品,還能隱約品出一點點醬香味,以及說不清道不明的奇特香味。
那股奇特香味就是高溫激活後的醋香。
此外,肉片嫩滑,鮮菇軟糯,幹菇香韌,嚼在嘴裏,口感都很不錯,味道也很夠,絕不寡淡。
綜合而言,這碗香菇肉片湯,絕對有A級水準。大冬天的,這麼一碗熱騰騰的湯喝下肚,別提多美了。
不過,總的來說還有改進的空間,齊禹琢磨琢磨,再下點功夫,應該能把這碗湯提升到A+級的水平,舍得用雞清湯而舍棄味精的話,甚至能提升到S-。
關鍵,還在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