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粉這種小吃,蒸熟的粉皮上邊有蛋或是沒蛋,完全是兩種味道。
沒有蛋液並不意味著就難吃,但對粉漿的質量,攤開的薄厚程度,火候的把握以及醬汁的味道就有著很高的要求了。
如果都能達標,味道同樣極好。
在此基礎上,再裹上同樣被蒸汽燙熟的蛋液,在軟糯之餘,又添上濃厚的蛋香與些許微不可察卻又偏偏能確切感受得到的彈韌……
對於好這一口的人來說,便是更加極致的享受。
恰好,齊禹就好這口。
不一會兒,熱氣騰騰的腸粉,就被端上了桌。
真不愧是得到龐亦津認可的腸粉,均勻的醬汁完美攤在腸粉之上,粉皮確實很薄,卻又不一味追求最極致的薄,留了恰到好處的一點點厚度,蛋液同樣裹的非常勻稱,可以說超過八成粉皮都被覆蓋到了,僅有極少數邊邊角角沒能觸及。
這已經是相當了不得的成績,換做齊禹,也難做到更好。
術業有專攻,攤主就像這樣一天做數百份腸粉,一做就是十幾年,更重要的是他還絕不僅僅隻是單純機械的重複,聽龐亦津說,他無時無刻都在關注著自己手裏的腸粉,專注著提高腸粉的品質,十幾年如一日的做下來,當然做到了登峰造極的層次。
放在某個小日子過的還不錯的島國上,指不定也能封個腸粉仙人當當。
而放在現在,在許多喜好美食的梗王眼中,他就是古希臘掌握腸粉的神。
光看賣相,老板的這份腸粉當得起這個評價。
正這時,老板又提醒道:“桌上有海椒和豇豆,自己加。”
齊禹點點頭。
腸粉提供辣椒與豇豆給客人自己加,也是到山城後做出的適應性改變了,但齊禹雖然嗜好吃辣,吃腸粉時卻是例外,他不想讓辣椒和豇豆等破壞了醬汁的和諧完美,因此從來不加。
拿了雙一次性筷子,反手筷頭在桌麵上戳兩下,齊禹直接開動。
夾斷一小塊腸粉,送入口中。
醬汁鹹鮮適度,香氣四溢,腸粉口感滑嫩軟糯,還帶著濃烈的蛋香和糯米香,品質十分給力。
在齊禹眼裏,這份腸粉絕對有B+級的水準,甚至很接近A-級了。
對於小吃而言,這樣的成績已經相當了不起。
畢竟,在同等品質的前提下,高鹽高碳水的零嘴小吃,是最吸引人的,它並不似分子料理與各種貌似家常實則非常美味的菜肴那般靠反差取勝,而就是靠的高鹽高碳水那份烙印在基因裏的強烈吸引力。
這一點上,高碳水的主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隻可惜多數主食的味道都要遜於小吃,令不少人在成長過程中將零食與美味劃上了等號,令小吃和零食的吸引力更上一層。
更何況,現在人基本都餓不著肚子,分量不大,剛好填縫的小吃,也有著巨大的優勢。就像現在人很多都不樂意一次性騰出太多時間,因此著迷於專注碎片化的短視頻一樣。
結果就是每個短視頻都恰好卡住了注意力刷新的BUG,每每快要走神,注意力將要渙散的時候就刷新了新的內容,然後繼續投入進去,於是一刷就是好幾個小時,比看電影甚至追劇用的時間還要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