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意猶未盡(1 / 2)

一行人頓時圍了上來。

尤其以龐亦津衝在最前麵。

沒辦法,白切雞作為粵菜的代表之一,實在太出名了,龐亦津也很拿手,自然迫不及待想看看齊禹做的怎麼樣。

當然,白切雞因受到廣泛歡迎,早已經不僅僅是粵菜了,各大菜係,尤其南方菜係都有白切雞的身影,廣府菜、客家菜、本幫菜中都有自己的特色白切雞,其餘菜係,也有不少雞類製品與白斬雞的核心技藝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也說明,白切雞非常包容,直接吃也行,依據個人口味蘸各種佐料也可,靈活多變。

龐亦津看了眼齊禹的雞,看看亮黃緊致的雞皮,豐富靚麗的雞啫喱,立馬便知齊禹這份白斬雞的完成度極高,迫不及待地就想夾一塊嚐嚐。

不過終究還是忍住了,等三位巨佬和齊禹父母都動筷之後,才夾了一塊肉多的胸肋部位,塞進嘴裏。

嗯,雞胸肉嘛,又叫雞肋,懂的都懂,雖然肉多,但放眼如今大家普遍都不缺肉食的情況下,基本上就是最難吃最不受歡迎的部位,非但味道很難進去,肉質還偏柴,口感相當差勁。

也正因如此,雞胸肉味道的好壞,其實才最考驗廚師的功底。

而龐亦津將胸肉一入口,便眼前一亮。

雞皮的鹹鮮緊脆,雞油的滑潤細膩,給了他相當大的驚喜。

哪怕肉質不可避免的仍有些柴,稍微顯散,但味道卻並不寡淡,鹹鮮味已浸透了進去,可以說已經做到了這塊肉能達到的極致。

這是肉的先天缺陷,非戰之罪。

如果能把雞胸片下來單獨處理,龐亦津相信齊禹能把它肉多的優點發揮到淋漓盡致,但整雞烹飪,換誰來也沒法做的更好了。

關鍵還是湯好,不僅吊的快,還綜合了雞湯的鮮亮與濃湯的香醇,最大程度利用了雞肉與雞油的特色,加的料子也很到位,放大了湯的優勢,尤其是沙蟲,絕對是畫龍點睛之筆,雖然看著比較嚇人,但卻將這鍋湯的鮮推到了一個極致,比起尋常清湯都強。

這些看似簡單,隻要按著配方無腦下料,然後盯好時間即可,但其實相當考驗功底,換個廚師來照本宣科的做,看似哪一步好像都沒做錯,但味道就是大有不同,能達到齊禹這份白切雞的七八分品質就已經相當優秀了。

不得不承認,廚藝這玩意兒,很多時候確實很玄學。

這塊肉給了龐亦津十足的驚喜,他也徹底確定,哪怕是自己最為擅長的領域,也已經被齊禹完爆了。

就……

不愧是師父!

師父屌爆了!

我TM吹爆!

齊禹:?

滾滾滾,你才屌爆了!

嚐過了原汁原味的白斬雞之後,龐亦津扭頭就走。

不是不吃了,而是調配自己最喜歡的蘸料。

他的口味其實比較偏向潮汕客家地區的,吃這份白切雞,最喜歡搭配的佐料自然也是當地最具特色的金不換。

嗯,其實就是羅勒,又名九層塔,既是一味常用藥材,也是大受東南地區歡迎的佐料,味辛甘,似茴香又略不同,氣味衝鼻,但入菜或者作為調料之後,則會大大減淡其辛衝味吃起來變得甘甜,氣味也變得清爽,而且具備相當強悍的去腥能力,做海鮮賊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