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鹽的藝術(1 / 2)

往紅油辣子裏加的醋與酒,都是大有講究的。

首先是醋。

陳醋不僅僅是香,增加紅油的層次感,其酸味更能安撫住燥辣,令紅油辣而不燥,辣嘴不燒心。

而白酒,則是借助其酒精這一良好的有機溶劑,將辣椒內的各種香味物質進一步溶解出來,化入紅油當中,能讓香辣味更上一層樓,展現的淋漓盡致。

醋再與酒一混合,還能讓紅油繼續發酵,令香味更加豐富,顏色也更加紅亮,燜上一夜,生成的少許乙酸乙酯,還會賦予紅油非常奇特醇厚的氣與味,一舉數得。

當然,醋與酒的應用,沒那麼簡單,加入的時機與分量非常講究,既要避免醋酸和乙醇遇高溫被揮發的過多,剩餘的量不足,又要避免加的多了,醋味酒味太重,反倒喧賓奪主,破壞了整個紅油辣子渾然一體的美感。

量既要足,又不能吃出酸味與酒味,少分毫不足,多毫厘不美,其中尺度,非大師難以把控驚喜,若非齊禹如今火候已有宗師水準,調味也瀕臨大師極限,還真難將這鍋紅油辣子做的盡善盡美,不差齊老爺子分毫。

當然,剛出爐的紅油辣子,還遠沒有到最佳狀態,就如剛剛說的,紅油要繼續發酵,醋酸和酒精要生成乙酸乙酯,以及辣椒中的香味物質要進一步析出融入紅油當中,紅油顏色也要更加鮮亮,都需要時間這一魔法的加持。

潑好的紅油辣子,至少要放上一夜,才是最好的。當然,放久了也不行,時間太久,香味同樣會揮發,品質就得降好幾個台階了。

所以,靠譜的餐館,專業的廚師,紅油辣子基本都是自己熬製的,一次做的量還不能太大,臨用完了就得提前準備續上,就是這個原因,真的大不一樣,普羅大眾都能一嘴吃出區別。

當然,如果心急的話,現在挖一勺出來現吃,拌麵拌涼菜什麼的,也完全可以,留夠明天要用的量即可。

總共六斤紅油,按照齊老爺子的計算,倒是綽綽有餘了,今天先用個兩斤以內問題不大。

所以齊禹就幹脆給自己抻了碗麵條,燙熟幹拌,跐溜跐溜吃起來,然後再看三位老爺子各顯神通,準備著明天要用到的食材。

嗯,此時此刻,他們仨都在吊高湯。

雖然搶了齊禹的湯,清湯高湯濃湯均有,但一來分量有限,二來,那些湯雖完美,卻未必完全契合他們所要做的菜品,因此自己也得提前吊上一份。

三人的側重也各有不同。

晁堂的高湯是典型的成府風格,與開水白菜的配方如出一轍,以老雞、老鴨、火腿、肘子、精排為主,加以少許瑤柱提鮮。

謝超軒則是偏重國宴一係,以不出錯為主,少了火腿肘子與精排,但用雞鴨,但除了雞鴨之外還加入了雞胸肉沫,進一步放大鮮味,稍顯不足的香,則以烤鴨與板鴨替代,也算頗有創造力。

沒辦法,國宴就是要考慮到方方麵麵,而豬肉總有方方麵麵的避諱,就連牛肉都有不少來賓吃不得,隻有雞鴨最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