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可能是全網最詳細的糖醋裏脊教程(1 / 2)

土豆生粉、紅薯生粉、豌豆生粉均可,以紅薯生粉最佳,以三比一的比例,在生粉中混入低筋麵粉,加水調成糊。

水少量多次的加,加到調好的糊抓起來能緩慢往下淌就可以了,如果水不小心加多了,就再按照三比一的比例往裏加生粉麵粉。

嗯,水多加麵,麵多加水,就這麼簡單。

再加入糊總量三分之一的,高煙點的精煉油,攪勻成奶油狀,糊便調成了。

麵糊調好,齊禹便將之前處理好的裏脊肉取了出來。

哦,這裏值得提一句,齊禹取的裏脊肉並非大裏脊,而是小裏脊肉,又稱腰柳,是豬身上最嫩的純瘦肉。

處理起來也很簡單,一整根約莫一斤左右的小裏脊,切成手指粗細長短的長條,加兩克鹽,一點五克白胡椒粉,幾毫升剛好能化開鹽的蔥薑水,千萬別加多了,加多了掛不住糊。

抓勻,倒入香油封上保鮮膜即可。

香油的作用在於保護豬肉。

多提一嘴,鹽沒有什麼講究,胡椒粉推薦味好美,香油在這一步則建議用芝麻調和油,不建議用純芝麻香油。

純芝麻香油不耐高溫,加熱時間過長,香味物質就分解了,不適合前期處理用,但很適合在出菜前,加熱至四成至多不超過五成,然後淋入菜中,能最大程度激活香味,並提亮菜色。

又或者用於涼拌,又或者出菜後,給紅燒乳鴿、烤鴨等最後一步由烤製、炸製完成的食材,刷上一層四五成熱的芝麻油,也很不錯。

這些都是細節,偏偏這種細節,幾乎所有的美食教學視頻都不會教,甚至很多師父教徒弟時都都會有意無意的隱瞞下來,導致徒弟始終不得要領。

如胡椒粉的牌子倒罷了,自己多嚐試摸索總能找到合適的味道,但像芝麻香油與調和香油,勾兌料酒與釀造料酒,浙醋陳醋米醋保寧醋,黃豆醬油鮮醬油與生抽等等,不仔細提出來,隻單一句香油、料酒、加醋、加醬油等等,摸索到吐血都未必能摸索出原有的味道。

更別說同種醋都尼瑪還有度數的區別,同種類型的醬油不同牌子的味道也有所差異……

所以曾經的老飯骨,如今的隋師傅等等,是真的難得。

不過很多時候也怪不了那些大廚,畢竟真要詳細說了牌子,搞不好還有打廣告的嫌疑,偏偏他們很多是真的是接廣告賺錢的,有意無意打了廣告又收不到廣告費就血虧……

像現在,齊禹就很想呐喊一聲,味好美,打錢!

咳咳咳,言歸正傳。

其實做糖醋裏脊,不論是調糊,還是調糖醋汁,都跟菠蘿咕嚕肉很像,隻是用的食材有所區別。

醃製過的裏脊肉均勻裹上糊後,四成油溫(一百二十度)下入,保持中火,控製油溫最高不超過五成,等到裏脊肉浮起變色即可撈出。

就是得注意,裏脊肉得一根根下,否則就糊成一團了。當然一根根下也會粘連,但這種粘連粘的不深,等糊成型後輕輕一碰就會散開。